春秋五霸
前770-476春秋 周平王东迁-周元王
知我者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春秋初期140多个诸侯国
齐桓公
公子小白(兄长齐襄公,弟弟公子纠)
小白 莒国,纠 鲁国;管仲射杀小白
前685年, 小白即位,齐桓公,一箭之仇(小白-管仲)
公子纠被鲁国杀,管仲为相
管仲
纪念馆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淄博
齐国争霸策略的制定者,士农工商各司其职时代项城,季军领域内政,富国强兵国力强盛。
挟天子以令诸侯
前663年 齐国救围燕国(戎狄),挟天子以令诸侯
燕庄公 进入齐国,齐国送50里 诸侯相送不出国境
出兵相救+分沟礼燕
打楚国
打消楚国觊觎中原的想法
前656年,南夷与戎狄交,楚国不准礼制和大宗。
周王朝 服事制度。昭陵之盟
匡扶王室
周襄王(太子郑)
葵丘会盟
前651年, 周襄王派人参加,实际上的天下共主,春秋霸主政治的开始,第一代霸主。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管仲死后,齐桓公信小人,其子争王位,霸业凋零。
春秋五霸: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或者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吴越两国 长江下游,兵锋直指中原,没有广为接受和认可。
齐桓公之后,多为晋文公和楚庄王。
山西、湖北博物院。
邲之战:
晋文公
重耳 放逐在外十九年,狐言,介子推跟随。
宋襄公 赠马,郑国,不理,齐国,女婿。
重耳楚国,楚成王敬为上宾。
山西,子推燕(清明燕)(介子推大腿肉熬汤给重耳,为肱骨之臣)富庶之后不忘刀锋之难。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寒食节。
在外流亡的艰难,坚强的意志和超昌能力;又有肱骨之臣辅佐,经历同齐桓公。
重耳62岁为国君(秦国帮助下)
尊王攘夷的政策,迅速成为新的霸主。
晋文公
尊王:前635年,王叔带联合 人进攻周王朝。晋国护送周襄王回王成,杀王叔带。
攘夷:前633年,楚国打宋国,宋国求救,632年,城濮之战。晋国退避三舍,但地形有利,并设下埋伏,诱敌深入。
践土之盟
王室对霸主的认可。靠实力说话。
晋国,150年的霸业。
礼制:开始约束霸主和诸侯的关系,而非周王和诸侯的关系。
晋国制定纳品制度,比齐国更进一步,成为真正的天下共主。
齐,楚,晋,秦,分别为东方,南方,中原,西方大国
中原一直是中心,中原文化向四周播撒,华夏观念形成。
楚国
湖北大冶,铜铝山,铜草花,铜矿开采地。
铜代表实力,重要的战略物资,铜技术打到顶峰。矢蜡制铜法。
一元文化--二元偶合,中华文明由黄河长江流域共同组成。
楚庄王
即位时年轻,为了观察及外人放松警惕,三年。大臣进谏,南方大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楚国成为中原之外的最强大的。
楚庄王--不尊王,想摧周王室的权威。
王孙满见楚庄王。在德不在鼎。
楚国 晋国 邲之战,晋败。
前589年,楚国与多诸侯会盟,中原诸侯承认,蛮夷走向文明的过程。
前575年,晋国挑战楚国,鄢陵之战。晋国重新成为霸主,但楚国为丑
前546年,宋国联合共14个诸侯国,弭兵之会,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
天子驾六马。周王室。取代周天子的霸主,有强大国力,没有君臣关系,顺从关系,对西周宗法制度的颠覆。
东周另一个时代,战国,华夏文化已经牢不可破。大分裂--大统一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