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的基础:一种奖赏
他人对我们的吸引力不仅仅取决于他们极具魅力的个人特征,还取决于我们的需求、爱好、情境。
吸引力的基础是两人交往过程中获得奖赏的经历。
我们喜欢什么样的人
一、临近:喜欢身边的人
和距离我们遥远的恋人相比,临近的恋人更具奖赏价值:
1. 恋爱成本低,无需路程费如油费、机票、电话费等;
2. 身体接触比间接接触如声音、图片更具奖赏价值。
根据曝光效应,和临近之人的经常接触,会增加我们对他们的积极态度,即:临近 -> 重复接触 -> 喜欢。
曝光效应:指一种现象:我们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甚至只是图片)的增加而变积极。
二、长相:喜欢俊美之人
俊美之人让我们感到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并且我们往往认为美丽的人亦拥有其他令人愉悦的个性特点,因此具有奖赏价值。
人类社会对美丑的判断的一致性远大于其分岐:
除了受生物特征的影响,美丑的标准还受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如现在的人们比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更偏爱纤瘦身材的女性(但仍是腰臀比越接近 0.7 、腰胸比越接近 0.75 就越具有吸引力)。
另外,男性比女性更注重长相吸引力,自我监控能力高的人更注重长相吸引力。
自我监控能力高:会根据周围的情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即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虽然,已婚后长相吸引力没有刚开始交往时那么重要,但仍有影响。比如:已婚人士性生活障碍的主要原因是:丈夫认为,自己仍然玉树临风,但妻子已经人老珠黄。
尽管,我们都希望能拥有俊美非凡的伴侣,但大部分人只能和自己长相差不多的人适配。
长相吸引力对人们的第一印象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尽管我们都知道人不可貌相,但我们存在刻板印象让我们倾向于认为外貌俊美之人拥有更多令人愉悦的个性特点。
三、礼尚往来: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他人对我们的喜爱具有奖赏价值。
他人对我们的吸引力 = 他人的长相吸引力 * 我们判断他人接纳我们的可能性
而他人接纳我们的可能性取决于我们的适配价值。
适配价值:即综合吸引力,包括长相、地位、财富等。
最吸引我们的人是那些,付出代价拒绝大多数人,但却接受我们的人。
四、相似:喜欢相像之人
和我们相似之人,拥有和我们相同的背景、知识、兴趣、品味,和我们拥有相似的想法和见解,会让我们确定自己的想法和爱好是正确的,同时让我们认为他们是睿智、善良的,因此对我们具有奖赏价值。
但随着我们交往时间的加长,影响我们关系的相似的特征也随之变化。刚开始时,我们受长相、年龄等外部刺激影响,之后我们受喜好、政治观等价值观影响,最后我们受生育、事业、居家等基本生活要务的影响。即刺激 — 价值观 — 角色(stimulus-value-role)理论。
当我们注重的特征相似时,其他特征就算差异很大,对我们的关系影响也很小。
在婚姻关系中,我们认为我们和伴侣的相似,比实际的相似更为重要(我们其实并不如想像中的了解伴侣,但伴侣在我们心中的想像模型比实际模型更重要)。
总而言之,我们喜欢能使我们快乐、支持我们的伴侣(满足我们归属需求的伴侣:关爱、包容),而讨厌令我们沮丧、阻碍我们的伴侣。
五、障碍:得不到的就喜欢
和心理抗拒类似,如果我们存在失去的危险,我们会更加珍惜会想要拥有更多。如果我们最终和我们历经千辛万苦才获取的伴侣在一起,对我们具有奖赏价值。
心理抗拒:如果人们失去自由,会奋起反抗去重获自由。
两性期望的理想伴侣
虽然我们都希望能拥有完美的伴侣,但最终我们会和与我们自身适配价值相适配的人结成伴侣。即:
人们通常和总体适配价值相当的人结成伴侣。
即,大多数人都希望伴侣拥有以下特点:
1. 热情和忠诚:值得信赖、亲切友善、给予支持、善解人意;
2. 吸引力和活力:长相俊美、性感、外向;
3. 社会地位和资源:经济宽裕、生活安心。
但我们通常只能优先选择一些特点,然后再考虑其它。
男性在选择伴侣时,会优先确保对方至少有过得去的外貌,然后再寻找拥有尽可能多的热情、忠诚、活力等特征;
女性在选择伴侣时,会优先考虑对方是否拥有一定条件的金钱和资源,如果有,再寻找拥有尽可能多的热情、忠诚、活力等特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