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高晓松的这段话。酣畅淋漓的很解气!
只是换做被怼的清华博士(本硕博均是清华)不知道该是什么心情。
但,估计这位学霸内心应该是闷B的。
因为中华儿女千千万,但近十几年来接受的教育,口径几乎奇迹般地一致:
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上个好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换到女孩子,则变成上个好大学,嫁个好人家。
学历(硕博忽略)变现为彩礼的价码牌。
其实无非只是父母希冀自己的子女,
逃出自己的原生阶级,
过上他们意淫的特权(或舒坦)生活。
大多父母师长,仔细想一想,还真不如《恶作剧之吻》里智商快为负的湘琴(琴子)。
一个恋爱脑本位的傻女人都懂得对自己深爱的男人说:
虽然我舍不得你,但还是希望你去上台大(东大)。
因为你这么优秀,需要为这个社会做贡献。
所以中国的功力教育,当事人有责任外,学校,父母及周遭都有一定的责任。
我们宁可相信生活还真不是只有眼前的工作房子车子和奶粉钱。
有些人的确需要承担这个社会的一些使命。
能力越大,职责越大。
一部好莱坞的商业电影,因为这一句话,才有了一定的高度。
当然,大多人会像直树一样,难以找到自己的使命。
天分高如他,在见到湘琴前,也不过是一位高端利己主义者而已。
但即使如此,怕麻烦,极度冷漠的他,
也会被湘琴的一团热情和善良融化,愿意去为周遭的人和事做些什么。
而且不怪直树,资本主义社会下,本就稀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那种时代限定的鸡血。
所以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媚古,毕竟在整个社会都打了鸡血的情况下,被兴奋是很容易的。
而在物质膨胀,人心冷淡的今天,能够“自燃”才真的不简单。
现实中,在过于潮湿的环境下,大多的天才也真没有机会被点燃。
所以,名校的义务,除了集中才子,还需要集中像“湘琴”那样的火柴。
整个社会有也需要多多供给“湘琴”牌的打火机。
只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虽然培育伯乐,不需要培育千里马般精良的饲料和大量的人力。
但却需要满满的爱和正能量!
或者,你只能自燃了。
虽然在众人眼里,或许你可能只会是个笑话。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留日的猫(来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