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里说:“练习不是不断重复,天真的练习才是。正确的练习三要素:好导师、有目标、有反馈。”
很荣幸的是,这三要素在蓝歌写作日更营都被我遇上了。
首先,蓝歌老师是一位非常有责任心的老师。她虽然还很年轻,但在群里自称老阿姨。对我们每一个学员都苦口婆心地传道授业解惑。把自己所掌握的新媒体写作精髓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
其次,每天的主题打卡让我们写作有目标,不再为写什么而发愁。而且打卡主题极富挑战性:有蔡少芬婆婆上热搜,女快递员招恶意投诉,泰国推妻坠崖,屠呦呦团队放大招等热点事件。让写作不再枯燥,成为一件非常有践行意义的事情。
再次,日更营的主题是“写作有反馈,努力不白费”蓝歌老师1对1的点评让我们的写作及时得到反馈,知道自己写作的优缺点,从而不断的修改、精进,写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鉴于以上三要素的齐备,在这20天的写作日更营里我收获颇丰,具体总结有以下3大招:
第一、习得了新媒体写作的技巧
卓别林说:“无论天资有多么高,他仍需学会了技巧来发挥那些天资。”
通过每天的主题打卡和1对1的点评,我在找到写作的感觉之余,习得了更多新媒体写作的技巧。包括如何取一个让读者有阅读欲望的标题,如何用金句和素材来了支撑文章的观点,如何谋篇布局,以及如何站在读者的角度来写出一篇接地气的新媒体文章。
这些技巧的掌握让我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第二、养成了自律的习惯
安德斯艾利克森说:“将对同一件事情感兴趣的所有人聚集起来,或者吸引他们加入一个现有的团体,并且将团体的同志情谊和共同的目标作为达到你自己目标的额外动机。”
日更营无疑是这样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团体。小伙伴们在蓝歌老师的带领下,你追我赶、互相点评鼓励、不断精进打磨,每天都坚持在11点前提交作业,使我养成了很好的自律习惯。
而这种自律习惯的养成,将有益于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三、遇见更好的自己
村上春树说:“我们写作的理由,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个人灵魂的尊严浮现出来,将光线投在上面,敲响警钟,以免我们的灵魂被世俗纠缠和损贬。”
日更营写作让我告别了以前自嗨的模式,不再整天沉迷于自己狭小的世界里自怜自艾;而新媒体写作看似在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热点事件,似乎与己无关,实则是我们三观的投射。
“你是怎样的人,便会看见什么”,新媒体写作让我们的三观得以整合,明确了做人的根本,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迫使自己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我想这应该是新媒体写作的深层意义。
以上3点是我参加日更营以来的收获,但是不足之处也很多。比如有时写作过于理性,没有加入自己的情感,难以牵动读者情绪;在金句的打磨方面还需要下苦功夫等等。
总的来说,参加日更营写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还需要不断的提升写作水平。我知道自己离写作变现的梦想还很遥远,但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就已经找到了写作的意义,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所以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抱着平常心来对待。
此生能够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足矣!再次衷心的谢谢蓝歌老师、运营官和两位队长以及可爱的小伙伴们,谢谢你们在这20天里的陪伴,让写作不再孤单,我们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