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是一切的基础!
最近真是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本来一切都还好好的,突然开始大病一场,几个项目的事情又全部堆在了一块,本来自己还是可以应付的过来的,但是病情日益严重,感觉自己整个人精力几乎减到原来的一半,每天只能勉强撑着工作。等着我的并不是请假休息,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客户会议。好不容易熬到了周末,躺着床上看了一天电视,第二天又要工作一天。为了周一的汇报,我硬是熬了一天,赶出报告,夜里又和元培一起把《媒体选择》的产品数据调整到了两点。如果只是努力,那真的不值一提,但更让自己逆天的事第二天的涉外表现。放在平时和客户汇报都哆哆嗦嗦的我,这次竟然拖着半跨的身体,上午去KCC汇报演示产品,下午又回到办公室给爱卫汇报。我的表现赢得了KAS同时的认可(说我讲PPT比以前顺很多),而且客户两边的反馈也都好挺不错的,更幸运的是爱卫项目的提前结案,压力瞬间少了很多。写到这里,为自己鼓掌!
这个故事告诉我了一个很深刻,很简单的道理,保重身体,才能持续高效的产出。并不是加班加点就是好员工。只有懂得调节自己身心,让自己达到最高效,才能对公司贡献最大。
《媒体选择产品》的价值点所在总结为三点:
1:不仅仅是看覆盖用户,更会从APP的活跃用户层面去看参与,活跃,品类关联,水军等一些更深入的指标;还原平台全方位的表现水平,而且是与我品类相关的表现。
2:可以看品牌表现(认知度/好感度),定制化的给到品牌策略;
3:细化到版块层面;
最近《媒体选择产品》的三次不同的汇报给到我很多收获:
第一次是可KAS同事内部讲解产品。他们从销售的角度,给到我的最大启发就是:使用者一定是希望它傻瓜,易理解。所以产品一定要简洁,对于那些比较数学,的计算过程,要隐藏在模型的背后。于是过后我砍了很多不必要的功能,最终也帮助我在演示产品时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次是和客户开会的时候,客户对我们产品前半部分平台策略和品牌策略十分认可,但是到后面版块部分,她并不是十分认可,她认为我们的强项,不可取代之处在与平台之间的对比,而不是单独进入某个平台去看里面版块的对比。对此我的收获是,立足于自己真正价值所在,不可取代的地方,这才能更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可。
第三次是大D汇报的时候。我和客户电话进一步了解到“她们认为我们在版块上不能提供到很好的策略,所以她们可以不要”,我大概也了解到,她们在媒体选择的时候,媒体打包好资源位给到她们,只要客户承诺KPI,资源位她们也没得挑,也没法挑。而当大D听到我这些反馈的时候,他说这是别人的游戏规则,如果我们一味跟着别人的规则走,那能提供的价值会非常小。只有做打破游戏规则,才能获得大价值。而在这个案子中虽然确媒体知道怎么玩版块更好,但是给到的资源配置怎么样,谁都不知道。客户只能被动的接受媒体给到的建议,没有选择权。如果我们能够给到建议,那就可以打破规则。不过我们需要同时考虑客户建议的跨平台去比较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