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用一只猫做实验,在这只猫成长的特定时期,把他的左眼蒙上,那么这只猫的左眼的神经系统就永远比右眼差,其中的原因就是脑突出的发展规律造成的。这是在猫成长的关键时期着眼的视觉神经细胞突触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造成的结果。这个实验似乎有点残忍,可是它却很好地说明了问题。实验告诉我们,孩子们的大脑需要各种机会、环境、体验,让他们的突触有机会向外拓展,有机会和其他突触交集再拓展,加快神经元的连接,增加突出的密度。当做的越多,感知越多,体验越多,突触多元神经之间的连接就越紧密。这种联系就如同联络成铁路网,可以说是互相交通四通八达,从哪一点都可以到达目的地。在人体的表现就是反应快,思维活跃。联系记忆容易。如果突触少,就如同整个中国只有一条铁路,很多地方都到不了,自然思维不广,联系记忆也不容易。杜威说。儿童应当通过行动来学习,从做中学就是这个道理。这里的学习不是指单纯的学习知识,或者学业上的学习,而是调动各种五官感官的学习。单个神经元并不聪明,当许多个神经元协同工作,就会产生奇迹般的作用。德雷克斯在《挑战》一书中说道,永远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人的一生成长有许多的阶段,都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孩子从小到大就有很多的这样的机会,生活上有很多明确的需要得到训练,当然他们也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来学习,但是有一部分还是需要有一些具体的教授的,比如说吃饭穿衣收拾书包整理房间,对于做事的方式,对于事情的管理,时间的管理,因为如果我们没有去花时间训练孩子,我们会很快发现,我们可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纠正那些没有经过训练的孩子们的不当行为。
当我们是在纠正他们的时候,有时候父母的言行往往让孩子感觉到气馁沮丧,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引导。所以父母真要给孩子有探索和学习的一些时间,用筷子吃饭,给玩具分类,学会绑鞋带,整理行李等等。这些每项技能都要通过不断的重复,直到熟练,罗列出来,一项一项来学习。这个过程父母们是需要有耐心和信心的,一个不气馁的孩子,他会对事情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和兴趣,我们要抓住机会来好好引导发展孩子的能力。每个孩子不尽相同,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既要看到孩子的差异性,不用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但有些品质和技能是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家孩子也拥有的。比如说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管理好你自己的物品,对自己有要求,有主见,然后能自律,跟她能相处融洽,合作愉快,能关心环境,希望对别人也去做一些事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