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向穆斯林的回族好友所借阅的,读完之后最有感触的反而不是预料中对于宗教和民族的描述,而是以小见大,凸显个体和家庭在时代大潮下做出的无数选择。
文章的脉络分成两部分,一线写韩子奇,从一个流浪的小孤儿开始,拜入梁亦清门下,后娶了大师妹梁君璧,名冠京华,又因为战争远走英国,和小师妹梁冰玉生下女儿,回国后和家中妻子惨淡度日。另一线写韩新月,从稚嫩的高中生考入北京大学,和老师楚雁潮互相爱慕,后却因病去世,徒留家人爱人悲痛万分。一个大家族,两代血脉情,宗教的约束和时代的大潮,都让书中的人物做出了许多选择,有些感同身受,有些却令人错愕。所以对于书中的人物,也是有自己的一些看法的。
首先,比较难以接受的在于韩子奇、梁君璧和梁冰玉三人之间的关系。年幼时期,三人关系融洽。韩子奇学成归来后为重振师傅家业,和君璧结为夫妻相互扶持,这是书中现实中都常见的故事。转折点就在于,在英国时候,冰玉和子奇不仅以夫妻之名行走,更是有了夫妻之实,生下了女儿新月。如果说这一段,还可以单纯理解为异国他乡孤男寡女日久生情,那么回来的时候,冰玉的坚持、子奇的懦弱、君璧的咄咄逼人,便是显得因为情节需要而写了。我想,也许是那个时候的“先进思想”,让冰玉觉得和奇哥哥在一起是一件完全不需要自责,完全没有思想包袱的事情。但哪怕在现在的我看来,在表达情感之前,很多时候还是要需要考虑社会伦理和礼节的。按照人物性格的塑造,冰玉是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追求美好爱情的女性,那么在英国学习的时候,似乎更应该沉浸在学习中。在感情生活上而言,在经历了奥立佛的求爱和死亡后,也似乎应该对于爱情有了更多的思考。既然前男友的背叛让她痛苦不堪,她难道无法猜想,这样做会对抚养她长大的姐姐造成怎样的伤害吗?而在这一段中,韩子奇对于冰玉的爱慕是非常突兀的转折,在面对璧儿,处理两姐妹之间的关系时更是完全暴露了其自私懦弱的性格特征。有些评论认为,在他听闻了“奇珍斋”的落败过程之后,对璧儿的爱就消失了,无法相知,也就无法相爱。可是这样的说法恰恰是忘记了,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璧儿无疑已经在尽全力求得生存,饱暖未足又何以求得精神财富的丰盈?将这样的璧儿和阅历丰富思想独立的冰玉作比较,又是否太过不近人情了?当然,梁君璧的形象在书中,向来不是一个最讨好的角色,作者大概是把所有的爱和美好都投射在了新月身上,所以为了让美好来得更坎坷一些,就必须要设置这样一个“不通人情的母亲”形象,而她后期的形象,和前期塑造的坚强、独立、识大体的形象又恰恰是有所冲突的,因此在读书的过程中,个人甚至偶尔会有怀疑,这个韩太太到底是不是原来的璧儿。所以对于梁君璧这一人物塑造,前后的反差也是略微令人难以理解的。
其次,我最喜欢的角色,不是新月,也不是楚雁潮,而是任劳任怨,最后一病去世的姑妈。作者在新月和楚老师身上倾注了太多心血,为他们描绘了太多美好的情节,新月最后盼望日出而去世的结局是凄美的,楚老师最后的守望更是感人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太触动我。相反,因为失去丈夫孩子,来到韩家任劳任怨一辈子的姑妈,不仅扮演了重要亲人的角色,把自己的母爱倾注在了天星和新月的身上,还有着敏锐的感觉,能够调节家里的大小矛盾。此外,人物本身的局限性也是一脉相承的,从辞退管家时的不知所措,到出主意让冰玉做小,都表现了传统妇女的思想。甚至于姑妈的死去,也是默默无闻地撑了一辈子的病痛不得已撒手而去。但我竟然有点庆幸,庆幸姑妈比新月先走,这样大概也能少受一点苦吧。
总得来说的话,书的容量是很丰富的,视角也是很独特的,既展现了民族风情,更表现了矛盾冲突不断的现实生活。只是在一些关键环节上的铺垫不够,总会让我觉得人物的塑造还有些欠妥。但其实也有可能是因为自己阅历不够,还不能理解这种思想上的转变吧。说不定常读常新呢。
最后,掩卷想来,总觉得和《平凡的世界》有相似的感受,大概每一个小小的个体,都随着时代的浪潮在挣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