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天空像被浓墨染了一般,呈现出一种深邃的黑色。星星在那巨大的画布上耀眼地闪着,微风轻拂,一切都如油画般静谧美丽。在历史的长卷上,那段最美丽却又最悲剧的时光,如一颗熠熠生辉的宝石,令人惊艳、使人沉思。
1853年3月30日,一声婴儿的啼哭声打破了荷兰小镇往日的宁静,大画家梵高精彩却又悲剧的一生由次开始。
梵高年龄尚小时便对绘画极感兴趣。1986年,16岁的梵高进入巴黎一个画廊工作,出售名画复制品和绘画作品。在这段日子里,梵高学习了大量的艺术知识,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为他之后一幅幅惊世骇俗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之后的几年里,他逐渐走上了创作的道路。对绘画,梵高有一种常人不可理解的固执,他不断地练习素描,尝试创作,作品也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他的色彩亮丽而又热烈,一笔一划中都透露出他对艺术无限的热情。他来到法国南部的小城镇阿尔,他在这里尽情地绘画。青翠的山峦上铺满了暗影,水仙花和树木点缀其中。盛放的鲜花如火一般绚烂多姿,傍晚紫红的晚霞下似镀了金般的小镇,都逃不过文森特那湛蓝的双眸。他将这个世界画得多彩、画得绚丽,画成了一个奇迹。但世人无法理解梵高对绘画的这种疯狂。每当清晨他背着一大捆画布和颜料奔入田野,每当傍晚他夹着一幅颜料未干的画布归来,人们总是对他指指点点———“看,那个疯子又来了!”梵高独自一人默默地忍受着这种歧视和偏见,但有一天,他的愤怒是如此强烈,盖住了他的理性,他的双手剧烈地颤抖着用剃刀割下了他的右耳。
梵高不得不来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令人惊讶的是,他的画作却变得更为大胆成熟。那个夜晚,梵高坐在浩瀚的星空下,缓缓拿起一旁的画笔,在画布上涂抹上了明艳的色彩。寥寥几笔,一幅惊世骇俗的巨作的轮廓浮现在画布上,这就是梵高一生最精彩的画作之一————《星空》。画作上,云层和夜空形成漩涡,困惑,解脱与痛苦纠缠在一起,每一笔都体现了梵高的苦闷和迷茫。
次年7月,梵高坐在麦田里,身前的画布上除了琥珀色的稻田之外,还出现了在梵高的画作里并不常见的黑色。这抹黑色里,隐隐地含着一丝不祥的气息。
7月27日清晨,梵高如往常一样走进麦田,但今日不同的是,他那捆随身携带的画布和颜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把手枪。他将枪对准自己的腹部,扣动了板机,像陷入爱河的恋人们一样,愤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声巨响之后,田野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29日凌晨,在弟弟提奥和加歇医生的陪伴下,梵高缓缓闭上了双眼,结束了他悲剧的一生。
梵高的一生,是艺术史上的一个感叹号,他一生屡屡受挫,受尽嘲讽。但或许,他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清醒的人,至少,他能在这个庸俗的世界中保持着纯真,寻找到真正的美丽。
在历史的长卷上,梵高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一段美丽却又悲剧的时光,但正如一句名言所说:“痛苦终会过去,但是美丽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