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听长辈说:“年轻的时候总想往外走,年纪大了就想往回走。”现在想来说的是没错。高考填志愿时,我总是想往外省填,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体验不一样的地域文化,更想离开总是在耳旁叨叨絮絮的父母。
现在来到了桂林念书,已有好几个月没有回家了。不知道家乡变得如何了,也许不会有多大的变化,但有一抹思绪总挂在我的心头。我想家了。
我家在一个小镇上,就在那临贺故城之中。这是充满了快乐和回忆的小城,我总是喜欢在晚饭后陪着母亲绕着小镇散步。从孔庙遗址走到王氏祠堂只需要两分钟,这条路很短,但这条路边住着的人家,勾出了城里的烟火气息,路边总有嘻笑打闹的孩童和三三两两坐在家门口聊天的老人。让人一眼就觉得岁月静好。
接着往状元祠堂走,走在铺满了青石板和鹅卵石的小路上,路的两旁是古老的建筑,木头作为房梁撑起的房子,绿瓦青砖,还有几个小菜园,一簇簇青菜围绕着一两棵黄皮树。即是古城却又是个到了傍晚有炊烟升起的乡村。
青石板小路走到尽头,是一片古老的城墙,上面立了一座文笔塔,与魁星楼隔江相望。我记着小时候这两座塔都可以登上去,后来因为两座塔太老旧,封存后就再也上不去了。它们不仅仅寄托了古城的历史,也承载着我的童年。
后来家里商量着要搬到市里去住的时候,外公外婆死活不肯,当时不能理解他们的心情,现在离家远了,再回想起来,总算是明白了当初他们的想法,也懂得了我们几千年以来沿承下来的安土重迁的思想。是啊,当我换了一个新的生活环境,打破了曾经花了十几年来适应的地方,离开了曾经的家,这时才懂得了故乡,才懂得那一缕久绕在心头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