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不断制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接锺而至,循环往复,不曾少息。何为幸福?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何为命运?活着为什么?这就是本课学习的《人生五大问题》,也是人类永恒的困惑,如果找不到答案,心灵是无法真正安宁的。通过学习,重新刷新了我的认知,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何为幸福”。
那幸福究竟是什么?
幸福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
幸福跟物质有一定关系,但关键在于心,要有良好的心态。
每个的人的幸福值度不一样,对幸福的门槛也不一样,如果欲望太多,烦恼太多,就会贪得无厌,就很难幸福,唯有消除内心的恶性需求及烦恼,才能从源头解决痛苦,成就解脱自在的人生。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人生的本质是苦,快乐只是对痛苦的一种缓解,惟有体认生命的真相,才能从根本上转迷为悟,超越痛苦。唯有皈依三宝,依教奉行,方能让人真正幸福,离苦得乐。
因为小时候家里的生活条件比较困难,所以从小到大我对幸福的认知就是:有钱就是幸福,物质的满足就是幸福。即使生活条件渐渐变好了,我对此的认知也是没有改变的,觉得拥有的物质东西越来越多,感觉优越感就油然而生,觉得很开心幸福,就更加认证了有钱就是幸福这个观念,也从来没有发现这个片面的观点有什么不对。直到2019年发现自己得了重病,每天除了治疗就是锻炼休息,工作不了聚会参加不了,远途旅行也不行……这时我对幸福的理解是,只要身体健康就是幸福,可见幸福它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到后面我遇见了三级修学,在这里推翻了我以往对幸福的认知。幸不幸福关键在心,寄托在外的幸福都是不究竟的。比如有很多的病痛即使有再多的金钱也一样医治不好,一样要受病痛的折磨,痛苦不堪。就像生病的我,为了治病把房子车子都卖了,这对于当时认为有钱就是幸福的我是很难接受的,虽然会时常安慰自己只要还能活着就比什么都重要,但是心情还是经常崩溃,执着于觉得因为自己钱都没有了,还怎么谈幸福。幸运的是后来在三级修学经过佛法的治疗,我才发现原来是我的心病了,被贪欲侵蚀着,时时刻刻活在痛苦之中。 虽然幸福不仅是唯物的,但是幸福更是唯心,重要的是在于自身的心态,在于我们对自身需求的定位,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或是对物质的需求永无止境,那么,幸福将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幻影。现在我能很坦然的接受这一切,因为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及需求定位,认识到贪欲只会源源不断的制造烦恼,制造轮回。
通过了以上的种种实践与思考,我认识到了曾经以为的幸福是经不起考验和审视的,现在发现幸福真的来自内心,来自感恩,来自家人及朋友们对我关爱陪伴的心,只有转变心态,才能改变心行,感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