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一个老铁问我一个问题。最近他面临的一个困境。他父亲今年78岁,体检的时候被查出肺癌中晚期,医院说如果手术,费用在50多万。他们家在一个三四线小城市。他全家兄妹3人,他现在倾其所有可以拿出30万,两个妹妹每人能 拿出五万,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第一,目前凑不齐50万手术费,第二, 因为医生说就是手术成功,病人最多延续1~2年时间,他犹豫了。第三,两个妹妹坚持要手术。他现在面临艰难的抉择。可以说心乱得一塌糊涂,家里也是一地鸡毛。不知道该如何抉择,平时看我对于这种问题有些独特见解,所以无奈中想听听我的看法。
听完这位同龄大哥的倾诉,我没有给出回答而是陷入了沉默之中。因为这个选择题其实涉及到的不外乎金钱和道德,人伦和现实之间如何取舍的问题。环顾这些年这样的事情,也屡见不鲜,甚至每天都在医院上演,但的确没有一个完美的方法论
曾有人说,孝子论心不论事,有能力就花钱医治,没能力尽心陪伴即可。如果明明知道结果是人财两空,却偏要倾家荡产的去医治,面对绝症,放弃治疗也是一种解脱。所谓说风凉话就是这种情况,问题在于,你身处其中让你抉择,不管怎么做都会后悔,而且改正的机会都不会存在。
记得电视剧《天道》里面,有这样一段剧情 ——医生告诉丁元英:你父亲已经无力回天,救活也是植物人。这时,他说了一句让人震惊的话:”医生,那我怎样做才能让我父亲死“? 此话一出,不仅丁元英的亲人感到震惊,就连医生也是一脸惊愕:从来只有问怎么样才能让亲人活下来的,这个人怎么不按套路出牌?这人是亲儿子吗?
事实上,在他的理解,如果孝顺的口碑是以父亲的痛苦与尊严为条件的话,这样的孝顺大可不必,宁可让父亲有尊严地离去,也比长久地躺在医院里强。
看到儿子说这话,母亲惊呆中说了一句:“养儿防老,就落了个这样的下场?”而丁元英则说:“如果你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你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换。等不等价还难说了,碰到了我这个不孝的儿子,那您就算赔了。
事实上,“养儿防老”这样的传统观念,的确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共识。然而时代更迭太快这样的共识未必就一定合理,父母对子女的爱,如果是奔着“养儿防老”而去,那这爱就参杂着利益,就不纯粹,也不神圣。
无论是育儿还是养老,都应该发自本心。母慈子孝,自然而然,浑然天成。如果是基于孝道而进行的伪孝,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亲情的变味,人性的扭曲。
看到这些对话和观点,大家通常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部电视剧是20年前了,大家肯定认为丁元英不孝、冷血,但如今从另一个角度看 他可能更理性,不被世俗的观念所牵制,他把责任、道德、情感、私心都整得明明白白。
分享的这个点并不是说丁元英就是对的,其他人常规的想法就是错的,其实这件事本身没有所谓的对错,每个人的价值观、思想与在乎的点都不一样的,你可以像丁元英一样理性,也可比他多一份柔情与感性,但无论是哪种,有一点一定要记住——抉择了就不要让自己愧疚后悔,因为今后你不能活在别人眼中的世界里,才是最重要的。
就我个人而言,从自己精力充沛的时候开始就要学会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更不要指责自己或他人做的对不对。道德和金钱之间的抉择是痛苦的。如果有条件还是要事先多做些准备,比如不要无力支付医药费,而留有遗憾。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总归是人间的痛点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