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专业出身的人有时候总是让人觉得难以理解,例如看到波光粼粼的湖泊、草长莺飞的公园,涌进我脑海的第一个词汇或许是生态系统,想来确实有点煞风景。正像我经常悲观的认为,人这一辈子无非就是一个受精卵最终老化、凋亡,尘归尘,土归土的一个过程,那活着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还要选择活着呢?有些人说这样太过于片面,人除了生物性,更重要的是社会性,可大多数个体劳碌奔波,甚至出卖自尊,俯首他人,为的还不是一家老小生计,无外乎是为了一粥一饭,生病了可以有资本寻得一张病床,死后可以拥有一方墓地。也许是因为我太过于平庸,可这世间哪个个体又何尝不平庸呢?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过眼云烟罢了。你我皆凡人,活在人世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老师讲的那个圆圈理论就愈加凸显,无法理解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越来越多,不再像曾经,认为不懂的东西无非圆圈里面的内容。有人说不能只把生命简单的理解为从生到死这个结果,而要享受中间的过程,可假如世人真的如此重视过程,为何总经常听到有人说,某某某这个人这辈子真是白活了,谁谁谁这一辈一事无成,他们为何又看不到别人生命过程中的精彩与抗争呢?
记得大学的时候曾有一段时间非常的迷惘和苦恼,接受了十七八年的善良教育似乎是一场笑话,秉持了那么多年的孟子的“性善论”在这个社会里显得那么幼稚和苍白。那个时候我很苦恼,为什么我对人投之以木桃,最后别人没有报之以琼瑶,而是报之以毒药。后来在《教育学》理论课上听到了荀子的“性恶论”方恍然大悟,这世间每个人心里原来都住着魔鬼,教育的终极目标无非是编织困住这个魔鬼的铁笼。从那时开始,我对人性、对教育、对人心里住着的那个魔鬼充满了不信任,纵然我仍坚持以善良之心对待他人,可渐渐的不愿再对他人抱有期待。我能坚守住的阵地只有拳头那么大的地方,与道德无关,与法律无关,只是单纯的为自己保留一方净土。
能让人自信任性或许是财富,能让人志得意满的或许是权力,可不管财富积累有多雄厚,手中的权力有多大,最终每个人无非都是含泪而来再含泪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