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学阶段,经常会听到一些「知识无用论」的说法,有来自亲戚的,也有来自同龄人的。
例如:学英语有什么用,又不需要出国,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
学高数也没什么用,反正中学的数学水平就够用了。
看文学著作有什么用,又不是要去当作家……
工作后看到你整天捧着书学这学那的,又会说:你都毕业了,还学什么呀,读书时没学够吗?或者学了能赚钱吗?
小时候曾经被这些噪音影响过,虽然觉得学习是有用的,想争辩,又辩论不过,只好继续闷头学自己的。
长大后,就直接忽略这些噪音,用「技多不压身」之类的理由搪塞过去。
为什么会有一部分人认为知识无用呢?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很久。
最近在看的三本书,意外地发现三个作者不约而同地在书中用大量笔墨来强调「知识」这概念。虽各有各的侧重点,描述也不同,但逻辑相通,都传递出:想要接收新知识,要先把概念弄清楚。
当弄清楚知识的概念之后,我找到了答案。直白点即:无用的不是知识,是人!
大部分认为知识无用的人,其实分不清「信息」和「知识」的区别。
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更好地决策,且长期来看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结果的信息。
知识的本质是信息,但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转化成为知识。
比如,我看了一个绘画教程,知道了把云画得更好看的方法,但是我自己画的时候,依然用老办法,行为上没有任何改变。那么这个教程教的内容对我来说就不算知识。
因为没有让我的行为和思维有任何的改变。
这也是大部分人买了许多课程,报了一堆培训班,但是要学的技能却没有明显进步的原因。
就算你知道「猫会翻白眼」,但知道这件事会对你的生活产生影响吗?答案是否。如果纯粹满足好奇心,当作消遣,也无可厚非。
如果仅以有用和无用来辨别知识,会怎么样?
比如我在大学时,因为有个关系挺好的室友总是说:不出国又不进外企,学英语没用,没必要花功夫。听多了我竟然也傻傻地觉得学英语好像真的不怎么用得上,于是也就不怎么用功,及格就好。结果毕业后,我阴差阳错进去了一家合资企业,日常工作就是把国外的设计需求传达给制作部门。特别是当老外BOSS问我订单情况时,说不出半句英文,只得让部门老大进行解说。当时不止一次感叹:早知道好好学习英语了……幸好当时刚毕业,上进心强,感受到压力之后去报培训班恶补了一番,免强够用。当时还跟朋友感叹说:读书时不好好学的,等到需要用时,得花十倍的代价补回来。
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类似的一部分人,到了一定年纪,被社会毒打过后,才感叹:早知道,年轻的时候多读一点书了……
但大部分人缺少亡羊补牢的意识和勇气,只好把这样的话讲给孩子听,充满沉痛的无奈,但又很难让孩子真的明白……
问题出在哪呢?
因为当初在思考知识的价值时,只考虑有没有用,却忽视了另外一个重要的维度:短期和长期。
短期有用的知识,不一定长期有用,长期有用的知识,不一定短期有用。
比如英语,大部分人认为自己的环境中没什么机会跟英语打交道,自然就觉得是一个无用的知识,学习就不太上心。
我如果不是毕业恰好进去了一个要用英语的环境,可能依然不怎么重视英语。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为什么英语是一门很重要的知识。
多会一门外语,就多一份自由,这是在知识世界的自由。世界上有大部分的前沿知识都存在英文世界,如果看不懂的话,就只能接收他人翻译出来的二手知识。在些理论翻译出来可能跟原著南辕北辙,但如果没有一手知识作为基础,就无法分辨。
回归正题,这种对知识追求立竿见影效果的想法会有什么后果呢?
在学习过程中,就主动剔除那么长期绝对有用的知识(例如英语、数学等)。
等时过境迁,到了四五十岁,被动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但又说不清问题出在哪里,只能感叹年轻时不好好读书。
这就是概念不清晰的危害,后知后觉,稀里糊涂过了一生。
那么如何分辨知识?
《学会提问》一书告诉我们:问出关键问题,能指引你找到答案。分辨知识很简单,多问这两个问题:
1、知道了这个知识后,我的哪些决策会因此改变?
2、长期来看,这些能为我带来哪些想得到或想不到的好处?
另外,对于二手知识,也要注意辨别和合理定位。
例如我经常听的樊豋读书会,这是我听书一年并看过感兴趣的原作之后,发现讲书稿跟原书差别挺大的。因此对听书产品做了明确定位:
他人讲书稿这类二手知识,只适合用来吸引兴趣,或者开阔眼界,了解一些稍优质的信息。
如果要深入学习,最好去看原书。个人经验,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