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顿·W.伯吉斯的“温情”动物小说
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美国作家桑顿·W.伯吉斯的动物小说, 儿子喜欢读动物小说,他读的时候,我也读了几本。
桑顿·W.伯吉斯是世界三大动物小说大师之一,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流淌着温情,读者在读罢作品后总是倍感温暖,这是伯吉斯作品最感动读者的地方。动物小说大多属于儿童文学,而桑顿·W.伯吉斯因写“温情”的动物小说而影响了更多读者,他是儿童文学大师。
2011年,我到一所新的学校做校长,在确立学校办学理念时,把自己多年对教育的思考与理解最终用了一个词做了总结。
这个词就是:温暖。
教育者要做一个内心温暖的人,我们要在儿童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一粒温暖的种子,让温暖影响他的一生。所以,后来我做任何一所学校校长的时候都会把学校的校训确立为“做一个内心温暖的人”,把学校的办学理念确立为“温暖教育,幸福人生”。我还把教育理解为爱与尊重,我觉得教育最大的魅力就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可以有机会让自己的学生有尊严的成长。
今天我们对儿童的爱与尊重在他们的世界正散发着温暖的气息。这种爱与尊重就是对儿童最好的教育,由此带来的温暖终将成为他们最厚重的人生底色,我相信温暖的童年,必将温暖整个世界……
有价值的儿童文学作品必然让儿童沉浸在爱与温暖当中。
桑顿·W.伯吉斯的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温情”,我把其定义为温暖,他作品中的大小动物,哪怕是《猎犬鲍泽》中的老郊狼也不凶残,只会恶作剧般的把猎犬鲍泽骗到很远很远的、结冰的大河边,让鲍泽不小心掉进冰窟窿里,然后自己“咧着嘴坏笑起来”、“他当然希望鲍泽永远不要爬上来,但过了一会儿,猎犬鲍泽还是设法爬了上来,站在冰面上瑟瑟发抖。看到这情况,老郊狼又咧嘴笑了一下,然后,他便一路小跑,向布朗家奔去……”
老郊狼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以后不再被鲍泽追赶,可以方便去布朗家里偷鸡吃。当然,在乌鸦布雷奇的帮助下,走失很长时间的猎犬鲍泽最终又回到了主人身边,倒霉的狐狸也吃上了一只宰杀后准备赶早市的母鸡——这个故事就如此温暖的结束了……
伯吉斯的作品中关于 “温情”流淌,很多时候都是自然的,他让儿童在读其作品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沉醉其中了。
我一直反对让学生带着功利性、目的性读书,比如,我反对小学老师以“不动笔墨不读书”为由,让学生读书时就拿起读书笔记,一边读,一边摘抄“好词、好句子”,我觉得这样的读书,或许正在扼杀儿童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不知道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我们很多成年人也不明白读书的意义。
在我看来,儿童读书,就是在触摸一个全新的世界,用阅读的方式让孩子走进知识的殿堂、通过文字感知世界,通过一个个故事、童话认识世界原本就存在的爱与温暖——这是儿童阅读的意义。
我们到底要把儿童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简单的讲,不就是内心温暖吗?不就是让他感知世界的真诚与美好吗?
动物小说,无疑的最早打开儿童心灵世界的一把钥匙。
桑顿·W.伯吉斯的作品故事情节简单,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了动物们不同的生活方式,由此让儿童们了解了更为广阔的大自然,也把“温情”,“温暖”留在了儿童纯真的世界。
我希望桑顿·W.伯吉斯的作品,可以温暖更多孩子童年的岁月,成为他们童年最好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