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常心做平常事!

在当下让人焦虑的时代,调整好心态变得至关重要,用平常心做好平常事!


最近生活中所见的人和事让我反思心态的问题,也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并不能完全体会当事人的心理角度,可以平常心来论,也能发现一些端倪,并从事后结果来推断也不失偏颇。

就我身边人的情况加以说明。

我这个朋友是家里排行老三,已40岁,上面有两个哥哥,大哥大他16岁,二哥大他14岁。

家里老小的可能会得到父母更多的疼爱。他也不例外,可他更幸运,得到大哥更多的关照,甚至是某些方面超越了父母,比如,大哥帮他落实工作、买花二十多万帮他买婚房,做到了传说中的“长兄为父”。

正是大哥的关照让他的价值观发生扭曲。大哥是他的榜样,让他有了发奋图强的斗志,想成为大哥那样的人。可现实很骨感,他并没有复制大哥的成功,并屡屡受挫,以致于经济上开始负责。

遇到困难后,他不得以要求人帮忙周济。他自然而然的想到两个哥哥,大哥曾帮他太多,他这次是不便张口,就问二哥来帮忙,那知二哥直接拒绝他,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二哥不帮他?

自此他对二哥心生抱怨。虽然都是哥,可此哥非彼哥!不能把所有的哥都要求为大哥大。他心理误区就在此产生,想以大哥的标准来要求二哥。

可二哥错了吗?

大哥没错,二哥也没错,错的是他自己!

他大哥本没有必要对他这么好,对他的好已完全超出兄弟情份,只是大哥选择了“对他好”。

二哥只是以普通哥哥的情份对他,也只是没做出超常的动作而已,但也没做对不起他的任何事。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无形中让他的心理变的扭曲,甚至对亲情都产生怀疑。

在这种心理影响下,他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的不正常,总觉得大家要“理所当然”的对他好,他欠别人钱或问别人借钱也是“理所当然”,久而久之大家都对他有些成见,嘴上都不说破,但用行动在慢慢疏远他。

这是人性可悲的一面。

没了平常心,做事难免偏离轨道。对你好的人,心里要时常带着感恩之心;没帮你的人也不用抱怨来区别对待,至少人家没有害人之心。

用平常心做平常事,一切顺其自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