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承认一个问题,最近的推送更新的很水,可能是最近很烦闷的原因吧。
最近在看一些关于存在主义的东西,目的是为了思考一下自己的一生将怎样度过,最后得到的答案呢,很虚很虚,但我还是准备把他写成文字,捋一捋思绪。生命中不存在已知的正确,也不存在已知的意义。打个比方,我们的文明如果是一个“培养皿文明”,最后我们的“造物者”公布答案说:人类生命的意义就是养更多的猪。那么你会不会接受这个答案呢?又或者说,你该如何依此来调整你的行为呢?
可以说生命是没有意义的,那么我们存在就受到巨大的威胁,在意义有可知的可能性的情况下,我们的要务就是存在,让存在先于意义,这样才有知道的可能。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存在方式呢?又或者说,我们该如何生活的好呢?我受到了一些启发。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学过了,我们要唯物,不要唯心。然后将怪力乱神和唯心主义联系了起来,这样的比较是不客观的,较早前的唯心主义,确实有泛神论等等较为远古的隐喻在其中,并不能评价为错误,那是他的局限性,其他思想同样有,这是一个共性问题。至于我们学到的”以物质为转移的问题“,我暂时不扯开说,就如我前两天推送的一个问题,你是否对你所认识的客观足够相信。
经验告诉我们,唯物的生活方式是正确的,把握住规律,坚持实事求是。这绝对是生活的最好指导,可是通过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我认为我们在追求”唯物的生活“时,常常陷入”唯心“的危险中。当然这里的唯物和唯心和哲学上对立概念并不等同,我只是刚好觉得这两个词,能够很直观的描述我想说的问题。
用我浅薄的一些经验来讲吧,记得大学快毕业,所有同学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要做什么,通过两年的烂透了的大学教育,显然做学术已经不太可能了,况且学术研究需要金字塔尖的少部分人,大多数人面临的是选择一个社会分工,通过劳动参与社会分配的问题。从人员比例上来说,大多数人都做了唯物的选择,当时我的一个同学劝解我说,像我这样的性格,准备司法考试万万是不利的,能力时间有限,何不先准备一下公招公考,当时我分析问题并不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而是把问题放到许多宏大的命题下面,从当时的情景来看,就是有人适合准备考A,有人适合做B。你应该考虑的是你选什么,可是我当时想的是”为什么不可以是我?“,现在想来这句话太蠢了,这句话是问别人的吗?这句话是问自己,让自己去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唯物生活的逻辑应该是:”我想做什么,可是为什么实际情况我做不了什么。“或者说”我想要这个,但要这个的同时,我可能需要付出那个。“云云。
而唯心主义的生活又是怎样呢?危险在哪里?危险在于过度的与客观实际脱离,加剧自身的内外冲突,尤其是阴差阳错的随机事件和诡异的谎言社会,加大认识的偏差。简单的说,就是过的不开心。就不拿我前几天说过的梦想发大财而做软传销的例子了。每次说到这些事情,总觉得自己在表达什么优越意识似的,其实我并没有这个意思。所以还是拿我自己举例子吧,我的状态和我的作息也不知道是谁决定着谁,总之两者总是同向表现。大学毕业前夕,寝室只有我和我的好朋友刘堃,我们的论文和工作都完成的差不多了,当时的生活就非常的简单,发呆,玩手机,散步聊天。刨除了很多繁琐的事情,我的状态就特别好,很爱哭(我一直认为认得情绪能够很好很多元的表达就是一种好的状态),甚至刘堃也看起了红楼梦。而工作以后就时好时坏了,表像的区别在于:散漫但忙碌的做事情的时候,状态很好,但是有刻意的安排的时候,反而变得效率很低,意志低沉。这不是和我的初衷恰恰背道而驰了吗?这中间的问题出在了哪里?后来我发现了这就是我在设定自己的作息和目标的时候,陷入了唯心主义,简单的说就是:我一天没有这么多时间去做这么多事,我也没有为完成这么多事情有足够的意志储备。
问题就摆在这里了,其实发现问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难,难点在于把握尺度和发现方法,前面说的唯心和唯物其实是骗人的。只是利用大家的隐喻习惯,让大家自觉的做价值判断,和唯物唯心没有关系,只是一个代指。后面事情需要我继续小心翼翼的琢磨一段时间可能会有答案。今天,在网上买一本旧书,已经绝版,在淘宝上找到,店家并没有正面回答我,在我下单过后,给我发来了这样的短信:
换做原来你知道我会说什么吗?说一堆废话,顺带批判一下垃圾的文化产品市场,虽然这是事实,但我警惕着这种思维转移的危险,在没有训练好自己的前提下,我需要继续小心翼翼。
欢迎关注公众号:阿辽莎的真心话,每天推送读书摘要,广交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