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理想与成长,似乎背道而驰。越长大,越感觉理想遥不可及。现实是一把锤子,在岁月的砧板上,将年少时的理想砸的面目全非。
在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中,讲述了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思特里克兰德放弃幸福的小康生活,在贫困交加中追逐理想,最终画出了不朽的巨作。
这本书对于现代人,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唤醒了踽踽而行、奋力生存的现实中,那一息尚存的梦想之心。
然而,是抬头仰望代表理想的月光,还是俯身捡起代表现实的六便士,毛姆仅仅提出了问题,并没有给出答案。
而且,关于这个问题,也没有正确答案。
二
思特里克兰德先生的原型,是法国画家保罗•高更。高更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毛姆在进行创作时,对思特里克兰德的塑造,进行了艺术化的虚构与夸张。
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先生在夜校学习了1年的绘画,便辞掉工作,来到巴黎,住在一个肮脏龌龊的小旅馆里,尽管穷困潦倒,身无分文,但却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梦想中。
而高更其实是在1871年开始学习绘画,在12年之后,于1883年辞去了工作。而且,那时高更在绘画事业上已经有所成就,参加过多次画展,作品还曾与莫奈的作品一同参展。
所以,思特里克兰德的选择是完全感性的,而高更的选择则具有理性的因素。
但是,在梦想之路上,人们更为欣赏的是破釜沉舟般的悲壮,而不是精打细算后的从容。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将成功的种子种在了逆境的土壤中。
但是,仔细想想,文王演周易来自智慧,仲尼作春秋出于博学,他们的光辉成就,与遭遇的拘禁和困厄,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没有失败,成功或许更加容易。
三
综艺节目《我是传奇》中,歌手华子唱了一首《听说》,短短一首歌,演绎出了人生百态。
接受主持人郭德纲的采访时,华子说,做音乐的收入很微博,并不能养家糊口,所以,他做别的事情,先积蓄了一笔钱。华子的话得到了高晓松的极力认可。
然而,在众多的选秀节目中,很多却以梦想为噱头,打造出一些带有励志象征的草根明星。
这些节目,侧重于夸大梦想的精神力量,却回避了实现梦想的现实条件,让很多年少轻狂的年轻人,误以为梦想之路虽然崎岖,但坚持梦想必然成功,由此产生了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梦。
河北电视台的《非常帮助》中,中专生小夏自称自己具备做艺人的条件,决定去《非你莫属》展现自己,但遭到了家人的阻拦。他说,家人认为他不是这块料,希望他毕业后找个工厂,安安稳稳的工作,但是,他有野心,有自己的梦想。
然而,在小夏给记者展示才艺时,无论是唱歌,还是跳街舞,都找不到一点艺术细胞的存在,正如他的家人所说,他确实不是这块料。
小夏的问题并非个例。在网络中传播很广的超女、快男搞笑视频中,也能从中发现很多同样心态的年轻人。毕竟,在星光璀璨的舞台对比下,朝九晚五甚至996工作制下的生活,是那样的让人感到乏味,甚至绝望。
月光与六便士相比,毫无疑问,月光更为迷人。但没有六便士买来的面包,哪来的力气去欣赏月光。
四
随着《三体》荣获雨果奖、《流浪地球》热映,刘慈欣已经成为众多粉丝心中的大神。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科幻小说创作,1999年即获得了银河奖。但他并未因此辞职,专注于梦想,而是利用业务时间搞创作,上班摸鱼写小说。
对于梦想与现实,刘慈欣毫无疑问是理性的,写作满足心灵,工作解决温饱。即使在科幻小说的道路上没有成就,至少还有电厂的工作能够养家糊口。
所以,刘电工算不上一个好职工,但却是一个好作家。他在近30年的时光中,每天都仰望月光,但并没有忘记捡起脚下的六便士。
当年明月,也是在海关公务员的岗位上,利用业余时间写出的《明朝那些事儿》,将月亮和六便士都收入了囊中。
即使最近在网络出现的“大师”沈巍,也并非真正的流浪汉,而是审计局的公务员,每月都足额发放工资。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所以,对于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提出的问题,是仰望月光,还是捡起六便士?在我看来,这并非一道单选题,而是多选题。所以,我的答案是,先捡起地上的六便士,再去欣赏那皎洁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