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刚开始说话是很棒的经历,会有很多好玩的段子,当然也有些困扰,例如很经常有的情况是:大人和小朋友说了很多次,小朋友没有任何反馈,但是当你进行下一步动作时,会发现他其实听见了。
我自己认为,这样挺好的。
小孩子在一开始认识世界的时候,学习到很多孤立的事物,例如红色蓝色,一个两个,隐约之间他们可以感受到这些孤立概念有关系,但是他们没办法问,一旦开启了语言技能,各种奇思妙想就可以被大人感知到了。这时候其实是小朋友一种对外的信息输出。
由于是新手,小朋友对于信息输出输入还不太熟练,用术语来说,小孩子处于半双工模式,只能在一个时间段里处理一件事情:输入、或输出,而大人已经处于全双工模式,可以同时处理输入输出。(举例就是,香港警匪片里常见的对讲机,同一时间只能一个人说话,说完之后说over,然后另一个人开始讲,不能两个同时讲)
对于半双工模式来说,最舒服的交互方式就是同步交互,例如小朋友问一句,大人回答一句,小朋友再继续追问,就是典型的同步模式,也即是下一句必须依赖上一句。
反过来说,当大人对小朋友说话的时候,小朋友因为半双工的原因,通常会采取异步模式,也就是他需要一点时间来理解你的话,但是他还并不善于,在还没有想好如何反馈的时候,先给你一个进展(坦白说,现在大学毕业生也经常不会,20多年都没学会)。结果就是,过一会之后小朋友会采取行动来回答你,但是从对话来说,大人的感知是,小朋友不理他。
如果这时候大人采取各种方式,比如所谓的立规矩必须回答,或者打一顿迫使必须回答,或者所谓耐心沟通疏导之类,估计这个孩子以后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后也就会这样带他的小孩了。。。。
我们返回到这个交流模式,有句话叫做三岁看终身,环顾我们四周,对这些同步异步基本模式掌握不清的成人,比比皆是。
举个简单的例子,组长有一个工作需下属跟进,这时候组长有可能给出3种信息交互方式:
1、下属做好一部分之后,在时间限制内返回到组长,组长继续分配下一步,这是同步模式。
2、下属做好一部分之后,直接继续下去,但是需要每个步骤报告组长,这是同步异步混合模式。
3、下属完全自己做,除非出了岔子,才需要报告组长,这是异步模式。
不难发现,1往往用在能力不足的下属,3往往用在最得力的下属,而2是属于中间状态,通过获取到的沟通方案,我们可以获悉自己在管理模式下的基本定位(这是很多人工作了n年才发现的,或者从未发现),熟悉这些基本原理,有助于分配任务的多级之间,加强默契配合(分派工作的人,往往也是被分派的人)。
在我们的故事里,当小朋友提出诉求时,他们就处于”组长“的位置,经过体验,他们渐渐会发现,如果自己的诉求,大人需要一些时间来回答,而又毫无反馈的话,他就不得不不断地问,不断地问,也就是看起来节省时间的异步交流,其实反而更浪费诉求方的时间,占用他的大量时间资源。
因此更优的解决方案是,大人在处理过程中,定时给出反馈,无论进展如何,都先说一声,也就是异步的定时心跳的原理—不难看出,这是社会总体效率提高的模式,而不仅仅是为了所谓的“礼貌”。有了这样的亲身体验和大人的亲身示范,有可能比单纯的立规矩,更容易引导小朋友。
稍微来一句题外话,古人之所以把很多规则归纳为“礼”,大部分是由于,民众的受教育程度很低,无法解释,干脆就说这是规矩,照做就好。时间久了,中国人规矩就特别多,往往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很有用。
如果一个小孩子遵守各种规矩,究竟哪里好,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们通常说这叫做”懂事“。你如果追问,什么是懂事呢,可能就会被说,哎这孩子还是不够懂事—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传承规矩的人往往并不知道他们传承了什么鬼。
随笔的最后,我想表达一下,我很羡慕半双工模式的孩子们,因为这样显然更专注。
学过通信的同学一定知道,半双工的丢包比全双工要少得多,用人话来说,就是小朋友会非常习惯于专注和集中,他们会先处理掉一个事情,再看下一个事情(所以慎重采用大量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带娃,影响专注力),也因此小朋友的洞察力、想象力、将完全无关的东西关联起来的能力,远远超过大人。
一旦年龄增长,为了适应复杂的生活,人会自然切换到,同时处理各种复杂信息的输入输出的状态,这样当然是提高了生存概率,但是孩童般纯粹的思考境界,是再也达不到了。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