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到淮北姐姐家小住了两天,我和爱人到乾隆湖风景区转转。
进入风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岸边几株枯黄的芦苇,顶上有随风摆动的优雅的芦苇絮,感觉有一种亲切感,忍不住拿出手机去拍。
继续往前走,芦苇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我也越来越兴奋,拿着手机拍拍拍。
为什么看到芦苇这么亲切呢?我和爱人就聊开了,同时想到了小时候的事。
我们小的时候,冬天特别冷,一般都是零下十几度,河里会结出厚厚的冰。我们小孩子都在冰上玩耍,也没有像现在这样买到暖和的棉鞋,很多孩子手脚都被冻坏了。家里老人很智慧,就地取材,把河边野生的干芦苇絮采下来,用麻绳编起来成为鞋帮,再加上木头鞋底,一双芦苇草鞋,又叫草窝子就成啦,里面再填充上软软麦草,脚放进去,别提有多暖和啦。
有了草窝子,坐教室里上课脚不会再冻得生疼,因为草鞋防水,下了雨雪也不怕。开始穿草窝子不习惯也会摔跤,但摔几跤后就爱上它啦,不仅不再摔倒,还能跑起来。一群孩子走过来,老远就听到此起彼伏的“叭哒”“叭哒”的脚步,像一首欢快的音乐,随嘻闹展开......
爱人说:这么多芦苇,如果在小时候,谁看到都会眉开眼笑,能做多少草窝子呀。
现在这些芦苇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也勾起了我们小时候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