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叫做《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这本书是由日本作家,佐佐木圭一所写,程亮翻译。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特别羡慕,特别佩服一些会说话的人。他们仅靠两片嘴皮子就能影响他人的思想,让他人愿意听他的话,喜欢他,崇拜他,甚至死心塌地的跟随他。
当然与此相反,也有很多不会说话的人,也就产生了很多不会说话的痛。比如一些老师不会说话的技巧,对学生苦口婆心的说了一堆大道理,学生不但不喜欢听、不愿听,甚至还会背道而驰。
而我觉得自己天生就是不会说话的料,看到别人用一句话,说的让人笑起来,我却能用一句话让别人气的跳起来。在说话的这条路上自己给自己挖了很多的坑,受了很多嘲笑,质疑,最后我越来越自卑。
直到看了这本书,我慢慢找到自信。因为现在能说会道的作者曾经也是笨嘴笨舌,曾经在说话的路上也走了很多的弯路,而这本书就是他从弯路上不断摸索,最终成功的18年经验总结。
这不仅帮助了他和任何人都聊得来,赢得世界的认可,还能帮助我们每个读者用最短的时间,掌握说话技巧,改变自己的人生。
作者始终强调会说话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不断习得的。每个人只要掌握说话技巧都能够做到。说话就像做菜一样,是有迹可循的。只要找到了菜谱,任何人都能做出美味的佳肴。
作者重点给我们介绍了两大菜谱,一是让no变成yes的3个步骤,二是创造“警句”的八个技巧。让我改变最大的就是第一个技巧,让no变成yes 的3个步骤。
因为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需要别人的配合和帮忙。那么如何说能够得到别人肯定的答案呢,这就需要本书的第一大菜谱。让no变成yes的三步骤,具体来说就是:第一、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第二揣摩对方的心理,第三考虑符合对方利益的话语。
举例来说,有人从老家寄了很多柑橘,家人甚至都吃腻了,而你不想让剩下的柑橘白白烂掉。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说呢?
第一步不要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请不要直接说:大家继续吃啊!
按照第二步揣摩对方的心理。此时此刻多想想家人的心理,家人可能会想:不能光吃柑橘,同时也会想:不能生病。
这就走入了第三步,考虑符合对方利益的话语。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说出这句话:多吃柑橘就不会感冒了。这样的话符合对方利益,家人就会变得乐意吃柑橘,你的目标也达到了。成功将no变成了yes。
作者为了能够让我们真正地掌握这三步骤,真是颇具心思。在这三步骤上作者又进一步介绍了七个突破口,让我们从七个不同的角度不断练习这三个步骤。
第一个突破口是投其所好,这是最基本,也是最管用的。
比如,你在店里看中一件衣服结果店员说:“抱歉这种衬衫只剩这一件了”。这可能会让你产生这样的印象,这是别人挑剩下的吧?这件衣服有很多人穿过了吧?那如果换一种说法:“这种衬衫卖的特别快,这是最后一件了”。听到这样的话,你会怎么想呢?
大概会产生这件衣服大家都喜欢,都想买,要是现在不买,就没了的想法。于是你拿着衬衫赶紧去收银台结账。而店员就是采用投其所好的方法,让顾客开开心心的买单。虽然电员希望顾客买衣服但他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揣摩顾客的心理,最后找到了符合顾客利益的话语。
所以同样的内容,如果我们使用不同的说话方式,对方的想法和行为都会发生变化。
除此之外,作者还给了我们另外六个突破口分别是儆其所恶,选择的自由,非你不可,被认可欲,团队化,感谢。
由此我想到了我和孩子的交流,比如刷牙这件事,如果用这七个突破口进行对话,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第一种方法:投其所好,“宝贝,你刷牙就可以吃好吃的东西咯”。
采用第二种方法:儆其所恶,“宝贝,如果不刷牙,牙就会坏掉,要去医院拔牙哦,还会流很多血,很疼哦。”
采用第三种方法:选择的自由,“宝贝,你是要妈妈跟你刷?还是爸爸跟你刷呢?
第四种方法:被认可欲,“宝贝,你刷的牙现在是越来越干净了,好厉害呀!能告诉妈妈怎么做到的吗?”
第五种:非你不可。“宝贝,你真会动脑筋。只有你想到这么好的刷牙方法,我和爸爸都没有想到唉。”
第六:团队化,就是一起做一件事。“宝贝,我们一起刷牙吧。”
第七:感谢,“宝贝,请把妈妈的牙刷拿过来,谢谢你。”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掌握了以上七个突破口,每天按照会说话的三个步骤,坚持练习,3年后结果会怎样呢?
我想每天我们至少能改变一件事的结果,每天赢得一个yes,那么一年就是365个yes,三年就1000多个yes,那么我们的人生必定发生积极的改变,必将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