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故事?
因为等车的时间太过单调、无事可做?因为蹲坑便秘,你需要看点什么打发时间,转移一下注意力?还是听不下去领导说的话絮絮叨叨的废话?
说到底,是因为无聊。因为你感受不到你现在所做的事情,能给你生活带来什么实质性、甚至精神上的意义。
这种时候,故事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娱乐。
这种娱乐是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新鲜的生活模式。当我们沉浸在一个故事中时,可以达到知识上、甚至情感上的满足。
这不是说让我们去逃避现实生活。
只是我们看不到生活的意义,所以我们就需要一种载体,这个载体可以让我们去看到更深的现实,可以让我们去挖掘到更真的人生真谛。
这个载体就是故事。
纵古揽今,所有文明的进化,都离不开一个真实且强有力的故事。我们的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够看见隐藏在生活表面之下的东西。可是往往隐藏在生活表面下的东西,却是更真实的,更需要去传播的。
我们通过故事,可以去去挖掘人性,反映出这个社会人们看不到的黑暗。
价值观,对是非曲直的见解,是艺术的灵魂。
所以写故事的人,他一定要去深入生活,并且去密切的观察生活。他能从一个小小的人物,观察到一个群体,甚至一个阶级。能从一个普通的冲突,看到其身后的背景,甚至所处的社会环境;他还要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进行对其最深沉的反思。从生活中普通的事情,来提出全新的见解。为这个全新版本的价值和意义,创造出一个故事载体,然后向全世界来表达我们的解读。
一个故事的构建,是作家对于他的人生价值的一种根本的认识——什么东西会让人们为其生,为其死?什么样的追求是愚蠢的?真理是什么?正义又是什么?
故事像是一面镜子。
它反映的不仅仅是这个冲突是怎么产生的,这个人物之间的矛盾是如何化解的。反映的更是,这个作者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且如何看待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
我们透过故事,可以看到作者的成熟度和洞察力。能够看见他对这个社会、自然、人心的洞识。
编好一个故事,不仅需要作者洞察生活的能力,它还需要作者有非常生动的想象力;和非常严密的逻辑思维分析的能力;要有敏锐的知觉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然后将这几种能力平衡,去创造出一个能让人感动的故事。并且能在这个故事中,去表达他对这个人生事物的理解:人们如何以及为何要做这件事情。
上面的这些,不过是一个创作者,创作故事时所需要的能力。
如果要创造出一个好的故事。他还需要有天赋的创造力,可以把别人做梦都想不到的方式,把材料组织起来。然后将自己对人性社会的洞察投入作品,加入对自己作品人物和世界的深刻见解。
创造好故事的作家中,一般分为两种天才。一种是文学天才,还可以将日常的语言转化成另一种更强有力的表现形式;另一种是故事天才,它把生活本身,转化的强有力度,并赋予了明确丰富的寓意。
他们都是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潜质,然后创造出了一个比生活更加丰富的故事。只能说文学,天才的材料是话语,而故事天才的材料是生活本身。
故事,就是用一种可见的事实,来反映生活的真实。
我们必须要知道,故事只是生活的比喻。我们日常发生的琐碎的事件只是事实,而不是真理,真理是对实际发生的事件背后的思考和想法。
那些华丽的词藻,新颖独特的视听语言都是表达故事生动内容的手段,这些东西本身不是我们去讲这个故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