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意思有点夸张,但是事实如此。
我是一个比较外向,爱说笑的人成长起来的。我妈性格很坚强。也很要强。我父亲有时候有点懒,但是人很正直,很地道。
我的父母,应该是那种就算我把苦吃了,我也愿意供你仨上学那种。有远见。有韧性。
确实很多的经历让我有了爱思考和感知,分析世界的爱好。
我从小学习最好,大部分时候就是前几名。到初中,估计是课外书看到少所以理解能力不好,成绩老是快五六名,七八名。初二,稳定在15/16一年没变过。初三第一年考了430多。复读一年考了494分,不加体育和理化生实验,所以那一年很亏,亏大了。
考上县里第二好的高中,文化课净分494,如果加上体育和实验成绩,稳上一高。
所以那一年,算是我命运的转折点之一。
高中生活开始的没有目标。不知道目的,没有可比较对象。整天不像比自己更好嗯同学学习,只关注自己老同学,人际关系近乎为零。
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激励和父母管教很重要。我真宁愿我妈那时候,打我一顿,让我好好学习。好好坚持,有个大学目标。有个人生目标。估计后来我不会因为别人起哄谈恋爱,最后落得高考失败的下场。高考的失败绝对是我的主观造成的。
没有指引着,没有可心的鼓励自己的朋友,没有压力,父母忙着挣钱供我们仨上学,所以,是自己毁掉了高考。
大学时候,大二上学期,就考了会计从业证。当时不知道去更广阔的人群历练,只知道跟宿舍嗯同学朋友胡玩乱跑,最后落得一事无成。初级没考,审计差几分没过,自此以后,好像连着十年都没有什么成绩。
所以,造就了,三十几岁的我。
人都会,悔不当初。时间却会告诉你,我不倒流。
当所有的现实摆在眼前,如果还不知道悔过,还看不清自己到底失去了什么,那就这一生都完了。
有了孩子才知道,我父母的辛苦。知道了父母恩辛苦,才知道欠的永远还不清。
以前,不会做饭,嫁人了,会做饭了,回不了家。我很想多想有多想待在我妈和我父亲身边,给他们洗衣做饭,聊天捶背。陪他们变老,可是,我觉得自己的想法对自己来说,就是个笑话。
从来没有自由的婚姻,从来没有自由的经济,怎么可能自由的随心而过。
身而为子女,却和父母距离近的似乎更遥远。
可悲可悲的同时,只有从现在开始,努力捡回那个光鲜亮丽的自己,成绩好,积极上进,我目标我追求,我人生,我洒脱的活。不在乎别人,只在乎内心。
想想我这三分之一的人生,是因为先天条件好,记忆力好约一下又好,家里也有点钱,长得也不难看,为啥我会混到今天这个吐槽人生,悔恨自责的地步?思考中,得到答案。
我十二岁时,知道英语,计算机乃至开车很重要,作为学生没有用心坚持学英语,坚持理想和已知的捷径。在那个年代的同龄人中,我的背景算是有点优势,可是我却没有一点毅力和先见之明。
时隔20年,还是这些东西不会,但是这这东西还在生活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后悔有用吗?没有!
只有从现在开始向前看,拿着教师资格证,去教育行业闯一闯,看一看,思考,学习一生。会对得起后悔20年的自己。也给50年前的自己一个交代。
懒惰,真的会得报应的。切身体会。
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