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酒桌上听谁跟谁关系很好,可以现场拨电话,诉说衷肠,只要对方个正常人都会表达了思念成疾,还望速见的迫不及待,这就是中国人的面子工程,工体量很大,分寸之间。
改变一个人,那是非常难的事情。如何框架的判断一段关系也是工作中最重要的事,判断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别人与别人的关系尤为重要。
你的情绪,一定会被你最有感觉的那个点牵制住,所以就会有强烈的认知偏差和情绪偏差。
并且在你没有强烈感受的那些地方,还会有大面积的认知盲点和思维遮蔽。
人的关系是五层的,可以判断一段关系的深浅。
第一层:感知层,就是你最有感觉的那面
一个人,你看到他的第一眼,这个人的身材、相貌,说话什么口音,穿衣服怎么搭配,这个就是最外层的感知层。
有的关系就是这个层次,感觉在一起就有舒服,可以打牌喝酒唱歌,都在面上,不会与这个人发生任何命运的关联。
第二层:角色层,简单来讲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角色里,并且被角色驯化。
比如说你遇到一个银行职员,一个军人,或者是一个公务员,你在和他打交道的时候,你就能明显看到他身上角色的痕迹。
你在办公室和你的公司的同事交往,其实大家的相处首先就是角色的对接。我们谈什么内容,我们知道哪些东西,都会被你的角色所控制。
所以,基于表面的感知,基于角色化的接触,都是非常浅层的关系。
也就是说,咱们日常和人的接触多半都是浅层关系,因为大家上班都是基于角色在做彼此的交流。
大家在接受各种服务。为你提供服务的那个人,其实也都是角色所设定好的沟通方式和交付内容,然后再与你进行沟通、交割和讨论。
如果你和别人在角色扮演里对接,你就会被牢牢地捆在设定的角色中。
其实两个人只是角色的对接关系,都没有邀请过你一起做点啥,是没有办法达到彼此的深入了解和深层关系的。
就是说的工作关系。
第三层:资源层,它可能会包括了一个人的财富资源、人脉资源、精神资源,每个人其实都是不一样的。
就是说你在别人,或者别人在你这里是不是镶嵌套在他或者你的资源层里。
比如说你们是不是能组成有效的团队进行攻城拔寨,缺资金缺人缺资源的时候能不能整合,或者有共同的目标和精神追求。
第四层:能力层,任何人的能力都有范围,都有边界点,一个人的能力边界就是他恐惧的边界,你了解这个人能力的边界,恐惧的点是什么,就是更深层次的关系。
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包括认知,思维,阅历,经验等等,你对这个人能力的边界不了解,能说有多大点关系!
第五层:自我存在感的定义,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元点,或者叫人的第一张原理。
就是他对他自己为什么而存在,到底是怎么感知的。什么状态下,他的存在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什么时候他让他不爽或者烦躁?
存在感之于人就好像生存之于动物一样,是触发情绪和推动行动的开关。
你观察一个动物,它的状态、情绪,其实都是关乎它的生存需求是不是被满足。狮子为什么要去咬长颈鹿,其实狮子也很吃力、很勉强,但是必须厮杀下去。
因为饿,因为生存条件不满足,生存的需求在驱动它。如果它吃饱了,它才不这么费劲呢。
所以一个人为什么奔波、焦虑、不安,机关算尽,上窜下跳?其实是因为他的存在感还没有被满足。
动物其实只要生存条件满足,它就很愉快了。
但是人和人又是不一样的,人吃饱了还有其他想法,有的是美色,金钱,或者一番事业,有的是遥远的太空或者人类命运,这个点的不同,结局不一样,这是判断一个人的元点。
所以,就像是生存在驱动动物奔波撕咬一样,对存在感的寻求,以及不安全感,也在驱动男人、女人思前想后、废寝忘食、找人找事找钱,去满足自己,去确认自己的存在感。
动物其实是在奔波和厮打中强健了自己的肌肉,一个人是为了不断地强化自己的存在感,在左冲右突里扩充了自己的能力圈。
这就是最内核是存在感,它的外面一层是能力圈。
如果一个人的存在感满足了,其实他的能力圈就不会再扩充了。就好像说好多女人结了婚就不化妆了,男人满足了就不奋斗了是一样的。
因为扩充能力圈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你想狮子为了吃饭去杀长颈鹿,其实它挨打也是极其痛苦的。
人跟人的关系就像拨洋葱,你能扒开第几层就是多深的关系,你跟它的命运就勾勒在第几层。围绕这个层次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