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书院&简书写作营第一期
看到曾国藩打呆仗这几个字,脑中条件反射似的蹦出了几个字“兵者,诡道也”打呆仗,你打得赢吗?
我特意去百度了下,还真是打赢了。
这个选题分为“曾国藩”和“打呆仗”。所以要去好好了解方能言之有物。
我对曾国藩的了解只限于“据说”以及“想象”。
年少无知时还以为他是个说漂亮话的伪君子。原因有二:1.他一天修身立德记日记要求自己成个圣贤。2.老实巴交的在厚黑学盛行的官场混,且混的整体不错。
我没有认真读过关于他的或者他的任何一本书,武断的对他视而不见。
所以选题之初一是因为课业范围,二是纯属好奇,想知道原因或者证实自己的猜测。
等我根据写作营老师的要求匆忙找了个电子版传记来看。书还没看完,我的心底就发生了地震。
曾国藩还真是个老实人啊。笨且倔。家学渊源的倔。可以从家风影响人的性情这个角度去写。
他之前的性格竟然暴躁,喜交友,坐不住,浮躁傲慢啊,他一点点改了这个行为带动了思想上的进步,从而对自己有更多要求。可以从自我约束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这个角度写。
他科举成功,不过当了个三甲的庶吉士(大学实习老师),就开始傲慢,眼里瞧不上别人。进了京才发现自己才疏学浅,许多书都没读过。可以从环境对人的局限性来说。
……
书还没读一半,我一按捺不住脑中的洪荒之力,不管不顾用手机备忘录写了一千字。写完了我看了一下,大致可以命名为:初读曾国藩我激动的不得了。
跟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什么关系?
何况,曾国藩不是要打呆仗吗?我连他怎么成了湘军首领还没弄清楚呢就不管不顾的另选了选题。读了一句话一段故事就感慨万千——能感慨出几十字吧。
好吧,我就要随心所欲,有感而发。只是“感”太多,顺着这些个零碎之“感”往下个个选题似乎单薄到没什么好说的。
我只好合着眼待了一会儿,等那个劲头下去,等脑中空白,再一次认识到自己要写的是“曾国藩打呆仗”。
这不仅仅是一次作业,相信很多人看到选题的第一反应会和我一样,心存疑问。想知道打呆仗赢了没有,如果标题告知赢了,那就更好奇了,难道是对手太差所致?
这样去写的时候可以从他为什么要打呆仗,打呆仗的为什么是他来说。
细看自己后来突然冒出的想法,过程中的确觉得是十分有写头的。然而它们只代表曾国藩的一个侧面,成就不了一个人物的丰富性。
我还没把书读完,就晃着去读薄,以至于读散了。
所以,关于选题还是先选的好。就像上了个桩,拴住你的心猿意马。
这是写作营老师早划定了范围下的心理动荡。假如是平时自己针对某事的一个选题呢,我又该怎么做。如何才能着实做到选题的精准性。
又把选题时该注意的几要素看了一遍,这会是个长期实践失败再实践的过程。毕竟看一本书的过程,我太容易产生诸如此类的碎碎念。
选题是否就如选论文论题。先是在阅读或生活中有了一个观点,求证(素材收集),有了新发现,再求证,再修正选题。
还是说选题是个框,海量素材往里装?先选个好题,然后想法论证,尽量做的好看些?这似乎又有些不那么美好。
选题应该是自己最想表达的观点,找了个厉害的切入点。用素材来证明。
而自己的观点形成,对一件事物的看法涵盖的太多。却很重要。
怎么让自己的观点有看点,引人注意,被人认同,这就是选材时要着重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