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本是炎炎夏日,但在有些地方却有着不一样的季节,在唐朝时期,有位诗人曾经写过一首流传千古的经典古诗,描写了八月,但却说的是冬天,这首诗背后的故事也令人感慨,其中有两句诗歌也成为了描写雪花的千古名句。这是怎样的一首诗,诗歌里诉说了怎样的情感和故事?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有名的边塞诗人,写过很多边塞的诗歌,他便是岑参。他写过一首描写八月的诗,名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先来看看诗歌原文: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整首诗荡气回肠,描写的是塞外的景象以及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第一、二句开篇便交代了季节,也就是八月。古时候边塞的八月和平常不一样,八月便可以下雪,在南方,八月的酷暑笼罩着大地,而胡天的八月便是冬天,这里说的“胡天”指的是西北。
紧接着第三、四句,这两句描写八月飞雪,同时也成为描绘雪花的经典名句。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将“雪花”比作“梨花”,因为梨花是白色的,这其实也是暗喻。把八月飞雪之大用梨花盛开之茂盛来借代,两句话连在一起的意思很明了:八月的飞雪下得很大,满地的白雪,就好像一夜之间吹来了春风,将千万颗梨树催开了花。诗人用”梨花“的盛开来暗指雪下得大,让人佩服。
后面的很多句便是在诉说边塞生活的艰辛,诗人在此等环境下还要送别友人,试想,外面北风呼啸,漫天的飞雪,和友人小酌,说着道别的话语,本是人间八月,心里却有百丈冰,如果有过边塞经历的人就应该能顾体会到这份感觉。家乡亲人远在千里,思念的人儿不知在何方,人间八月飞雪,握着冰冷的铁器,多少个日夜这样度过。
这首诗是按下雪的时间推进来写的,描述完边塞生活的艰辛之后,诗人与友人也已聊得差不多,该启程了。于是“纷纷暮雪”表明了离别的时间点,在傍晚时分,雪还在下,送别友人走了一路,下了很久的雪,路上也都覆盖了很多积雪,就这样在风雪中站立,望着友人归去,直到山回路转看不到人了,只剩下诗人自己孤独的身影,以及马儿走在雪上留下的马蹄印。
雪中送别,这份意境诗人传神地描绘出来,并且把边塞生活的艰辛也再现诗歌当中,我们读这首诗,除了感受描写雪花的绝妙,以及感受诗人离别的悲伤之外,还要去感受背后的故事。
结合诗人岑参当时所处的历史,写这首诗时是他第二次出塞,岑参受安西节度使之命出塞,从小便立下建功立业志向的他,两度出塞,一心报效国家,他在边塞也生活了近六年,见惯了边塞的鞍马风尘和天寒地冻,看尽了人们的生离死别,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让人们能够看到边塞生活的艰辛以及边塞风光的绝美。能够置身其中,主动去边塞报效国家,岑参值得敬佩。
八月飞雪,人间酷暑与严寒并存,我们品读的不只是雪花的洁白,更有那份傲骨和坚定,致敬千古绝诗,致敬传统文化。(文/云冗雾)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作家云冗雾”,与你一起品诗品词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