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经过去一年没有更,人不能一直懒下去。这期间发生了许多事,也许有一天,我会对你说。)
我的朋友小白是一个记录控,他每天都会记录下自己的生活,一件件很小的事,和一件件很大的事。
后来,人们把这种行为叫做记手账。
手账当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它的存储成本绝对不高,随着IT时代的来临,无论是记录还是查阅,都变成了很简单的事情,毕竟网络空间成本更低,而且又有了搜索引擎,让你可以絮絮叨叨地留下一整部持续拓展的个人编年史,又可以轻松地找到编年史中的任何一撮小尘埃。
看过去的自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你甚至可以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也许会觉得幼稚,也许会觉得光荣。看过去的事情也一样,既有黑历史,也有闪光时刻。
小白当然也喜欢翻看过去的手账,但这其实是一件比记录更加困难的工作。因为存储空间可以拓展,但你的时间无法延伸,留下的记录越多,查看他们所耗费的时间也就越多。更何况,比起重走来时路,可能花点时间放眼天下间更有趣些。
可手账总是有用的呀,这一点上我绝对同意小白的看法,因为自己才是最有资格评价自己的人,即使是过去的自己。记着自己以前所走过的路,才更容易看清现在所做的事,才更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
小白决定花时间把自己的过去进行熔铸,熔铸的结果是一份份已经作答的人生考卷。小白把每年厚厚的一本手账简化成那么几道题目,滤去了更多的生活琐事,留下的都算是对自己而言不小的抉择。
小白决定每年都把这薄薄的一叠考卷拿出来,站在时间的制高点上对他们评判一番,也算是引古证今,避免自己走上了曾经走过的错路。
说起考题的内容,我想大家也可以猜中一二:
“你选择去哪所大学读书?”
“你会和她分手吗?”
“你选择继续学业还是出来闯荡?”
“你会选择跳槽吗?”
整理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毕竟过去已经过去,所有的一切都是定数。小白觉得评判应该也不难,毕竟自己长了许多岁,经历了更多事,爱了一些人(当然啦,小白现在是单身,不然的话怎么会有时间想到这么奇怪的事)……
整理完成后,小白兴致盎然地做起了批卷老师,想看看自己的人生到底能得多少分。
来吧,第一题,“你会向暗恋的女孩表白吗?”
事实上是没有。可是如果换一种选择呢?如果没有默默地等待一直到毕业,而是更早地表露心迹,也许真的会在一起,相互鼓励和支持着成长,选择相同城市的学校,度过那么几次来自彼此或外界的苦难,然后修成正果,像一部标准的大团圆电视剧;也或者会被拒绝,难过地无法计算最简单的三角函数,然后……
想到这里,小白自嘲地笑了笑,其实一直到现在,都还不懂表白,也还不太会追女孩子呢,为什么要奢求当时更加腼腆的自己去为现在的自己努力呢。只是回想起当时专注、真诚地去喜欢一个人的自己,总觉得如今却还是比之不如了。这就是成熟吗?还是说已经失去了纯粹地去喜欢一个人的能力呢?
手上的红笔悬了许久,小白还是打算先看下一题了,“你选择去哪所大学读书?”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自己,甚至是家人都曾设想过无数次。去学计算机是不是更适合自己?又或者做会计呢?如果在家乡读书的话是不是更好?亦或是去南方?可是回想起自己在大学里的经历,和那些遇到的人、做过的事,又觉得即使是再来一百次,自己也无法放弃。也许别的学校也有不同的风景,可是属于自己的故事却终究无法割舍。
想到这里,小白终于明白,这张人生考卷,他是无法做出评分的。正是这一个个或是精明、或是愚蠢的选择,造就了现在的自己,就算是最糟糕的答案,他也不舍得画上一个小小的叉。
可是老师总说,盲目去做新鲜的试卷,不如仔细翻开自己曾经的考卷,是这样吗?
如果是我的话,在这张人生考卷上,我最想要看到自己身上曾经拥有却又已经失去的那些东西。
我们爱过的,我们恨过的,我们辜负的,我们失去的,我们悔恨的,我们背叛的。
是为了让我们进化为更好的,而不是更糟的人。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