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3:30。四完小三八班召开家长会。学生的期中考试卷子放在桌子上。家长们在反复翻阅,各种表情写在脸上。班主任牛老师为召开本次家长会精心制作了PPT,激情满满。她表扬了部分学生,谈了孩子成长教育中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赢得了家长们的阵阵掌声。语文老师谈了语文学习中能力方法培养问题,缓缓道来,有条不紊。态度就像她引述的正面管教中的那个词:和善而坚定。
我在牛老师宣布结束会议,看到家长们拿着孩子们的试卷一个个离开时,回望教室里空荡荡的小课桌,浮想联翩:坐在这个教室里面的这些孩子们,他们现在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同一位老师教授他们。几年后,中考,高考或许是其他方式的考试,便会把他们一波一波分开。那时他们会各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不管天地大小结局如何,都无法再重新来过。想到此肩背上顿时一阵阵的汗。作家龙应台说:父母是有有效期的。错过了,再怎么努力也难有效。
结合家长会上两位老师所讲,我尽力去反思,我陪儿子做了哪些看来有益的事以及有哪些不足之处:
一,培养运动爱好。我听过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当我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位作家坚持跑步,参加世界各地的马拉松,挑战一天跑100km的奇迹。他说:要想获得写作的持久力,那就得养成基础的体力,获得强壮,坚韧的体力。让身体站在自己的这一边,成为友军。也有人说运动可以改善和强健大脑。运动的种种好处由此可见。 我记得儿子在幼儿园时期,身体免疫力并不好。我们甚至没法保证他按时正常上学。后来我和儿子坚持了一件事就是每天放学步行五六里回家。我们走的很慢,累了就停下来,有好看好玩儿的也停下来。那段时间他认识了街道门面上的很多汉字,熟悉了道路两旁车辆的各种标志。再后来他喜欢上如打球,跳绳之类的运动,会主动要求到健身活动广场,现在坚持学跆拳道。
二,养成阅读好习惯。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我深知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前面提到了孩子幼儿园时期选择步行回家的事儿,现在想想真是一举多得。那时县幼儿园旁边有个租书的门店。每天下午放学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那里陪读。我在那儿办了租书卡,可以每天在那读书,离开时还可以借几本带回家读。那时我接到儿子后,我们会先到小书店读一些书,然后再步行回家。上小学后离那地方远了,我们会共同在网上选书购书。现在儿子能坚持每晚睡前阅读,想一想,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
不过儿子成长路上不美妙的事也很多,比如这个场景:下午2点10分,乌云密布.,要送儿子上学,我匆匆下楼,儿子还在家里面磨蹭。邻居大妈看见我说"哎呀,怎么这么晚还没送孩子呀,我们都是1点40都送过了。"我大声喊儿子下楼。路上已经没有没有一个上学的孩子,大风大雨滴似乎有点疯狂。我一路愤怒告诉儿子“我要加速我要撞到墙上,是你让我这样做的。"那一刻儿子抓紧了我的衣服,他没吭声,我能感觉到他心里面的害怕……抓狂的情景或许很多家长都遭遇过,越来越感觉情绪管理是父母必修课。当我们能很好管理自己的情绪时才能处理好孩子的情绪。
佛陀释迦牟尼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很多时侯我们是通过孩子照见了自己。育儿路上,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