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上海的同事过来出差,和我们聊天说到他家小孩最近在为进入小学而准备入学考试,有人说到:“上小学还要考试,考什么啊?” 对方回答到:“考语数英”,大家都比较惊讶,说:“都没有学过,怎么考试啊”,同事说到:“考试之前会带着小朋友们上一次课,然后考试就会考上课的内容,看看大家都能记住多少”,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着:“这么小,就要求这么严,后面还有小学,中学,高中,大学怎么办”。同事说到:“因为那个学校比较好,大家都想把小孩往里面送,考试考不过的就要花钱上,就算让我花钱也是要上的”。
现在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往往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最好的,父母认为这个幼儿园好,就努力的让自己的孩子上,花钱也得上,小学初中学区房,更是不计任何代价的买,甚至到孩子考大学选什么样的专业都要自己替孩子拿主意,从来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从来没有问问孩子的意见。这样的父母身边比比皆是。美其名曰:我都是为了你好。在我看《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的太多》书中说到父母对孩子说的最具伤害力的3句话就有一句是“我都是为了你好”。没有人能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没有哪个父母能陪伴孩子一生,与其等孩子长大了再埋怨父母不给自己成长的机会,不如早点放手让孩子学习独立。
“直升机父母”-他们盘旋在半空,时不时施加压力,时不时批评,他们坚信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严格的,有秩序的,受监督的过程,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力。这类父母的口头禅就是“让我们来做吧”,比如“让我们现在来练习钢琴吧”。
“溺爱式父母”-他们往往任由孩子在一家餐厅里乱跑;在孩子8岁生日时,还会替孩子系鞋带;在平日,他们会盲目的赞美自己的孩子,把他们形容的天花乱坠。在他们看来,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孩子应该追寻自己的热爱和梦想。
虽然这两种育儿方式看起来似乎相互矛盾,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它们并不对立,而是如出一辙,不论是张开双臂拥抱孩子,还是攥起拳头给孩子施压,都是源自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的一种冲动。孩子在这两种方式的培育下,就如同父母的衍生品:“直升机式父母”要求孩子达到他们设定的目标;“溺爱式父母”通过孩子表达自己对自由和稳定的向往。
《优秀的绵羊》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书中说到:“当前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富有天分,而且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善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孩子的发展就如同长颈鹿的头颈变得越来越长,变得越来越畸形。
我们必须探究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
现在的大学生对大学的认识就是职业发展的跳板,这也是我们普通大众的心理,父母让我们上大学继续深造,就是为了毕业后能找到高薪的工作,可以舒服的做在办公室里,而不是天天在车间里面干活。
大学承担的责任首先是教给学生如何思考。思考实际上是培养出思辨的习惯,并把这一习惯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学会思辨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你不仅仅学会思考,而且要学会不同的思考方式,你也许会从心理学的角度了解人类行为特点,但你也会从文学的角度去体会人类行为。你也许会先从哲学的角度认识现实,但你也会从教学或物理的角度思考现实。通过多种角度的比较,你的头脑才会变得更加敏锐,更加灵活,你也因此变得更加善于质疑,思想更加严谨。
美国前财政部部长,哈佛大学校长拉里.萨摩斯所言:“我们所学的在10年内就会被淘汰。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如中国的谚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实现在大学里的价值呢?
首先我们要建立自我,建立自我是每个人必须为自己做的一件事,过程将充满挑战和困难。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发现,“我们已经灌输给每个人(现在的年轻人)一个思想,自我是每个人都已经拥有的。”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自我,而是缺乏自我的内涵。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接触的不仅仅是自然界,也有人类的文化世界,即我们的第二个自然界。创造自我,认识自我,培养独立的思辨能力,相信是每个家庭的教育追求,但究竟应从何下手呢?
风险:
创建属于自己的生活的前提是,我们首先要铲除整个教育系统潜移默化地在我们心中播下的那颗种子:恐惧失败。斯坦福大学教授威廉.达蒙一直强调面对失败的态度,绝不能知难而退,反而要学会坦然面对,这就是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历失败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让每个人清楚的意识到失败并非世界末日。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努力的想得到老师的认可,在工作中我们想得到老板的赏识,在生活中我们想交到对自己有利的朋友,在家庭中我们想得到父母和子女的尊重。在这些事情上面我们都不想失败。可是我们总是要尝试各种方法才能找到对自己来说最好的一种,在不断尝试过程中,总会有失败的时候。世界应该是公平的,但是现实却不尽如人意,人的基因也是不公平的,而且将永远不会公平。
无论你攀的多高,总是有人在你之上。梅勒可能想达到海明威的高度,海明威可能想竞争乔伊斯的地位,乔伊斯深刻的认识到,他与莎士比亚将永远存在距离。至于为什么我们如此贪恋如此高的地位,因为它根深蒂固地与人性深处的各种情感捆绑在一起:荣誉,耻辱,腐朽,自负,自我形象,自尊等等。即使拥有金钱,也只不过是取得地位的一种方式而已。金钱本身并不邪恶,邪恶的是人类对金钱的狂热和贪婪。
你在20多岁所能够承受的不确定性的程度以及能够管理的财富取决于你是谁,大学不仅仅是发现你是谁的好机会也是造就你是谁的好机会,当然发现和造就的程度因人而异。思想可以扩展,价值观可以改变,但是我们的个性一旦形成就很难变化。
我们大学毕业后很有可能面临困惑甚至挣扎,但是新的方向也往往在这个时刻出现,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不需要担心自己一辈子只能选择一次,不需要在第一次就做终极选择,你应该做好改变的准备。你选择了一条路,在这条路上克服千辛万苦徒步前进,你会遇见不同的人,发现新鲜未知的世界,从而你会思考这个世界能够给你带来什么,以及你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通过这个过程,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
也许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会发出和自己不同的声音,会做出和自己相反的选择,我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当时想留在就读学校的城市找工作,可是我的父母就让我回老家,顾名思义就是想让我找个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的工作。父母可能就是想留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我听了父母的话,在老家工作了2年后,我毅然决定辞职离开了。从事父母所希望的事业并不是问题,前提是,只要这也是我自己的选择。
我家小孩才2岁,上大学还是很遥远的事情,所以压根就没去想过那一天。不过只要做了父母的人,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大家都会采取某一种教育方式,根源可能就在于害怕。有一类父母,他们教育孩子,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如果父母因为害怕教育子女,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孩子从家长身上学不到多少好东西,家长也起不到示范作用,出于害怕而教育孩子的父母就是被动型家长。
我们不应该满足于做知识的搬运工,而应该有更远大的追求:对知识进行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