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真的是需要良心职业。
当我站在这里才发现,当时老师讲的那些并不都是虚无缥缈的大道,而是他用亲身经历堆积起来的遗憾,他想救的不只是他的学生,也是年少的自己;如今看着他们,想提前帮他们规避将要走的弯路,却发现有些错误并不是说教就能避免的,经历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努力去喊去叫醒他们,却发现拍不醒的不是我的学生,而是年少的我遗憾的青春和对青春的感悟我们总是不能同时拥有。
一直觉得自己挺不善言辞的,至少在面对学生时这样。甚至我笔下的文字都比我的言语丰富,我会在文字中表达我对学生的希望,表达我对教育的看法,可是真正面对学生时,我却词穷了。这样子的我在对学生说教的时候尤显得话语浅薄,笨口拙舌。我没有什么大道理可以诉说,因为我的过往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宏伟壮丽的梦。我亲身经历的,也许是遗憾更多吧
我的学生目前是10岁的年纪,甚至还不到豆蔻年华,如果让我用什么词来形容他们的话
我认为是懵懂,天真,无知,无畏,他们还不懂读书是为了什么。书本上的道理对于他们如同天方夜谭,就是童话中的一个个故事,他们想要出去教室,走出校门,他们始终认为是学校阻挡了他们的自由,他们把书堆起来以为遮住了老师,却不知是自己挡住了广阔的天地。在他们的眼里,自己是可以拯救地球的存在,他们天不怕地不怕,他们总觉得能头顶日月,手摘星辰。他们也是十岁时的我自己,也许这就是教育的滞后性吧!
我们对青春的感悟开始于我们不再青春,一个人不能同时拥有的就是青春以及青春的感受,当明白一切都成定局无法修改的时候,
我已经不再是学生了,但又有谁能跨越时间呢?
当我成为教师,当我站在讲台上竭斯底里的告诉他们,现在不学习,以后出来只能吃苦,我学着当时我的老师的样子,想要把道理告诉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听懂。他们哪里会懂?上课那些打瞌睡的学生,不正是十几年前的自己,曾几何时,数学课铃声打起,年近60的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的讲题,而我托腮闭目养神,一觉醒来,已是下一个知识点。现在回想,这是我人生最大的遗憾,
回不去的时代。我多么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明白现在我的感受,多么希望他们能看到我有多少的悔,我一遍遍的叫着他们,呼喊着他们,而他们离我越来越远,我抓不住。
这个孩子已经连着一周没有交作业了,每次上课依然是在睡觉,拍拍桌子叫醒他,没两分钟又开始睡了。心里叹叹气,小学打基础的时候,这孩子咋办?家长也不管,每次给的理由是管不住。
这个孩子上课倒是没睡,但是也没有听课,在干什么呢?你看,他正在写和同桌说话,和家长沟通情况,家长说,xx你怎么能不写作业呢?不写作业是不对的啊,你不是给我说写完了吗?轻飘飘的两句话,不痛不痒,孩子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产生了怀疑,苦口婆心的和孩子摆道理,讲事实,说的话他也赞同,但是转头一看,该干嘛还是干嘛。
今天听李镇西老师说到,“成长中的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很优秀,对于那些比较差的学生,更不可能短时间内变成优秀学生。后进生的特点就是反复。昨天承认了错误,今天又犯错误,太正常不过了”。可是作为教师的我,总是急于看到学生的进步,恨不得今天谈话明天就见效,太急于求成。我不知道当初我的老师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心理,现在的我依然记得初三时数学老师坐我旁边为我讲题,那时满分120分的题目我考了66分,老师不放弃,也不嫌我笨,利用课下辅导,可是在下一次的考试中我考了67分,这是我记忆深刻的分数。我想,那时的我,如同我们班现在的学生,老师应该也是恨铁不成钢吧。我已不能回到十几年前告诉10几岁的自己不要辜负老师,我只能告诉我的学生,请你们认真学习,不要后悔。但是他们知道什么是后悔吗?他们毕竟是一群小孩子,只有10岁的孩子而已。
我们不想让我们的孩子重蹈覆辙,不想让他们重复我们走过的路。望着一批批青春从我们身边走过,想要告诉他们,孩子,请抵抗住沿途的诱惑,一路前行,到达梦想的地方;想要告诉他们,孩子,你们现在的想法作为教师的我们都懂,我们也曾年少无知,单读书学习的日子虽然单调,等到回首,你会发现,手中的笔尖也在散发光芒。可能10岁的你不懂,但是没有关系。
教育的延时与滞后性,使我们的孩子现在受到的教育,以后的日子才会体现。虽然今天的教育不是今天才会变现,但我依然会呼唤你回头。
我想起了我上学的时候,
“一个人十三四岁的夏天
在路上捡到了一支真枪他扣下扳机,没有人受伤
后来他三十岁或者更老
走在路上听到背后有隐隐风声
他停下来转过身去
子弹正中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