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寻得一本书――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看上去似乎很旧了,封面上的标题都不是清晰了,觉着就是一派淡淡的文化气息,也似是苦苦的味道……
我本是想着打发时间的,也对这类型的书不怎么感兴趣,何况是书名就听着让人心里不由得泛起淡淡的忧伤,哪里有读下去的欲望呢?谁知就这样翻着,一页又一页下去,竟越发止不住了,兴趣也愈发浓厚了。
看上去作者似是在游山玩水,一路旅行,但这却不是简简单单的旅行。要说现在的人得空出去玩,大多是欣赏美景,回忆历史,拍几张照片,发发朋友圈,也就过去了,顶多留下点饭后的谈资罢了(当然也会有美好的回忆)。但作者是谁?文人,一个文人,就这样游山玩水,倒是玩味出了点文化的气息来了。
他的《道士塔》《莫高窟》有对民族屈辱历史的感叹,有对愚昧的中国道士乃至一切卖国者的批判,有对中国古代灿烂文化被毁的悲哀,对于王圆篆这个“敦煌石窟的罪人”,余秋雨进行了痛苦的反思。他由一个人想到一个民族,将其视之为“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那里,一个古老民族在滴血。“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余秋雨的脑中是“一片惨白”,“想”拦住他们的车队,又怎么办?情感的痛苦变为思想的痛苦,对个人的批判,引发了对民族文化的感叹和对古代中国官僚的沉重批判。与此同时,余秋雨对莫高窟的灿烂艺术,又有着深切的热情,“它们为观看者而存在,期待着仰望的人群。”于是,他眼前出现了两个长廊:“艺术的长廊和观看者的心灵长廊”,出现了两个景深:“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正因为如此,余秋雨才有一种警醒:“我们是飞天的后人。”情感的抑扬、低落、升华,那样的复杂,似乎令人难解。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此起彼伏,显示出中国学者特有的文化心态和生存心态, 正因为如此,他才感到“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的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余秋雨不看北方高山大川,而专拣历史名胜,虽未脱中国文人之俗气,但毕竟体现了当代学者的几许纯情和执着。
也许这就是文人观景的心态吧!没有明显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就是这样神秘复杂,令人难以捉摸。这也许就是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所谓的“文人”吧。但我想我似乎能够体会到那么一点点边缘了,却又难以真正敲开那座神秘的大门。有时候能够和作者一起同这周边的山山水水浅浅的呼吸着,静静地交谈着,倾听着它们的独一无二的故事……
我想我似乎能见着作者在游行中赋予文章更多的是那么一种苦味的感觉,为着每次的旅行,和目的地,都蒙上了一层忧伤的面纱。我每每多想将它掀起,却又没了那种勇气,似是多了些犹豫,却不知道自己心里在想些什么,可能这就是作者文章的感染力吧,他把笔下的物都活了,让人多了几分敬畏之情,不敢轻易地揭开那层罩着的面纱。
虽说是“苦旅”,但是我想作者不曾想是这样的,也许只是文人的身份让他不由得多了几分苦味罢了。跟随着作者在祖国的山川河流就这样徒步旅行着,收获自然是颇丰的,那种感觉心里自然更多的是欣慰的。看《都江堰》中,李冰治水及其后人的现代延续则使中国“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他的自信,他的人格以对自然的征服而树立。看《洞庭一角》,中国文人的际遇,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文化和自然互相生成”,“人们对着它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游历一次,便是一次修身养性……
这不仅仅是一次徒步的身体上的旅行,我想更多是应该是心灵上的一次旅途,而这是更为漫长的。笔有辍耕的那天,心有停跳的那日,而精神却不是永垂不朽的么?余秋雨先生却一直在旅途中为我们寻找精神的所指,他似是把这当作是文人,乃至一位中国文人的使命和责任了。
而现在呢?我想旅行对于更多的人自然更多的是休闲和放松了,文化苦旅,拿在现在来说,却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负担了。但我想中国文人还并没有绝迹,他们骨子里还正受到使命感的召唤着。游山玩水,哪里有错?没有!但是我不希望看见那种像是进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害怕了,惊悚了,愤怒了,喃喃地说几句“小日本……”走出来了,过了几天,一切似是又回归正常了。我们并不需要背着所谓的责任感在愤懑中过一辈子,但是我们的文化情怀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丢失的,就像是对于大屠杀的无辜和英雄一样,那种爱国情怀也是不能丢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