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冏冏,一名90后能源媒体人。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最近很火的碳中和和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
上周刚去江苏省扬中市探访了油坊镇会龙村、长旺村,这里打算打造全国首个“碳中和+旅游”的村落。
先放几张美图:
是的,这些长得跟联排别墅差不多的房子就是村民的自建房,平均230平米,传说中的“别人家的村儿”……
这个村位于长江中的一个岛——扬中市。村里的“碳中和”主要方式是在每家屋顶上安装光伏电站(靠太阳吃饭,每年发电收入几千块),用太阳能发电来代替电网里的煤炭发电,推广新能源汽车,车棚安装光伏板用于汽车充电,这样尽可能从生活中减少煤炭发电和燃油汽车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
村民们都搞起“碳中和”了,你还能说“碳中和”只关系全球气候治理、离我们生活非常遥远吗?
所以今天我从碳中和的定义、我们自身衣食住行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如何从自身角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三个方面进行分享,算是入门科普吧。
一,啥是碳达峰、碳中和?为什么要提这个词儿?
大家应该都多少听说过咱们这半年来的官宣:争取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
“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负相抵。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相当于你每月挣的钱和花的钱一样多,月光族嘛,用学术的话可能叫……“工资中和”?
不瞎扯啦,说一个现在比较受认可的分析定义: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其实挺难的,因为咱们是排放大国,占全球的1/3,也就是意味着减排任务远远高于其他任何经济体,而且别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碳排放达峰了,从达峰到中和大概需要40年到7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我们从2030年达峰到2060年中和时间只有30年,这个下降速度特别猛!
船大难掉头啊。
咱们的能源结构也是煤炭为主,“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是先天不足,让这样一个化石能源大船马上调头,你想想难度有多大,而且搞不好就对给闪了腰。
放到全球的话,如果人类不加以控制,那么21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度就大概比工业前上升4℃,这意味着什么呢?海平面上升一米!极端天气除了带来生命危险以外,肯定也会影响到粮食生产,导致粮食危机(饭都没有吃了),而且疾病流行。
二,衣食住行这四方面,你的行为为什么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影响?
聚沙成塔,每个人微弱的碳排放汇聚全球,那就是一场难以挽回的巨潮。
接下来我从衣食住行4个方面来侃侃,我们的生活对碳排放有哪些影响。
先说衣服吧,全球每年生产服装的大概是1000亿件,其中一半在一年内就被遗弃了,咱们国家每年超过七成的衣服最终命运是被填埋了。
都知道航空坐飞机是一个非常高排放的活动,但纺织品生产每年要排放12亿吨温室气体,超过所有国际航班和海域排放的总和!
那食物浪费呢,全球有1/3食物被损耗浪费掉了,每年浪费于13亿吨,那这些粮食在整个生命周期所产生的碳排放大量为36亿吨,相当于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
就拿中国举例吧,就仅有的统计量,2013~2015年发生在餐桌上的食物浪费就足以喂饱北京、上海这样千万级城市的总常住人口。(干饭人瑟瑟发抖ing)
夏天来了,肥宅快乐水准备上!你知道吗,瓶装水的生产过程单就塑料瓶的生产每年就消耗超过千万桶石油,每生产一吨塑料瓶所用的材质PET就会产生三吨碳排放,并且还难以处理和回收利用。
住方面,建筑也是排放大户,用电是火电就不说了,每年的取暖和燃气做饭就是化石燃料,直接排放了。
行方面,燃油车的汽油是石油的主要应用,我国的石油、天然气都是很大一部分依靠进口,所以发展电动汽车其实也是出于能源安全的角度考虑。
三,从能源角度来说说碳中和
能源听起来好像挺专业的,不够接地气,但是想想,一旦停电,你的手机怎么办?出门怎么办?基本上你的生活要完全停摆,更何况生产经济的重大损失。所以能源是经济社会生活的“命脉”,能源与之社会,就如同氧气和血液与之身体。
同时,能源生产及消费的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七成以上,所以能源转型是碳达峰碳中和的最最主要的方面。
从能源角度怎么实现碳中和,主要有两条路径:用能电力化,电力绿色化。
用能电力化,很简单,就比如说我们之前烧锅炉取暖,现在改成电暖器、空调这种方式,不烧煤就没有排放了。在用煤更多的工业领域也是要改成电热锅炉。
但作为比如钢铁水泥这种行业,就非常难以减排,而且特别贵,这就需要技术创新,比如说用氢能相关作为燃料。
在交通领域也是,我们注意到电动公交和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以后还会有氢燃料汽车、甚至电动飞机,都是用电来替代以前的煤炭和汽油。
再来说说电力绿色化,就是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以前用的电基本上都是用煤或天然气的叫火力发电,好处是非常稳!但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没有碳排放的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肯定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洁白的大风车、蓝晶晶的光伏板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成为一道风景。
但是!由于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都是波动性的,比如晚上没有太阳了没法发电,但我们还要用电,那怎么办?
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话,发电量看老天爷心情,忽高忽低的,容易影响电网稳定,因此风电、光伏一度被视为“垃圾电”,解决方案就是需要一个大电池来把白天发的电存起来(储能),晚上用,唯一的坏处就是比较贵,目前还没有解决。还有就是安全问题,爆炸啊起火啊,就引起了公众对储能大的顾虑,储能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现在还是起步,到成熟和发展起来还任重道远。
还有一个角度就是碳移除,也就是靠植树造林把二氧化碳吸收掉,或者在火电厂把二氧化碳“捉”起来再利用(比如生产汽水)或者埋到地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现在我国少数大型火电企业已经在尝试了,但是巨贵!而且仅靠植树造林和CCUS肯定是无法实现碳中和的。
我估计比较可能的就是未来风电和光伏承担主要的电力,但是还要保留少量的煤电作为“压舱石”,让电网不至于在极端情况下崩溃,那这一部分必须存在的化石燃料排放就可以通过种树和CCUS来中和掉。
四,金融角度:碳市场来助力碳中和
二氧化碳可以买卖?还真差不多,买卖的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权利。有钱任性你就多买,想省钱甚至发财,你就少排点碳,把指标卖给别人呗。
经过7个省市的地方碳市场多年试点以后,今年全国碳市场终于全面启动了。大概全国有2000多家发电企业纳入碳市场,也就是通过每年政府发放碳配额,你不够用了就要从碳市场来购买,这样也是督促企业加速减排,并且用市场化手段降低社会减排总成本。
五,最后说说我们自己可以为碳中和做些什么!
自己的个人的做法不够成熟和全面,仅供参考啦。
在衣方面,少购买快消品,推荐材质设计比较经典简单又耐(pian)用(yi)的衣服,实在不穿的会积累起来,攒到一定数量后在闲鱼等平台捐出。
食方面,继续支持光盘行动啦,多素少肉,并且做好厨余垃圾的分类。出门带水瓶(保温杯既可装热水也可放冰水,小型轻便,一年四季都能用),不购买矿泉水,也不用火车上一次性纸杯。(此处安利PET环保帆布袋,用回收矿泉水瓶做的包包,非常小巧便携)
之前一直买纸质书,纸质书也是二手的,房间的书柜不足以容纳就换成了kindle,便于携带,地铁上、高铁上随时可以看书,感觉又可以少砍几棵树了。
在住方面呢,推进节能建筑和做好保温,并且用电来代替煤炭天然气。屋顶可以安装光伏板,发电可以自己用,也可以卖出去 ,吃起“太阳饭”。
比如,冏家在农村房子阳台上又封装了一层门窗,屋顶又加了一层吊顶,确实暖和了不少,因为墙比较厚,非常隔热,夏天我墙也不会晒得很烫了。
我国北方比较推进的清洁取暖,也就是用电和天然气来取代燃煤,已经其实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天然气特别贵,让最穷的农民用着最贵的能源其实是不可持续的,这个我们也在探索一些多种能源互补,比如说太阳能啊和地热能啊相结合起来。
行方面,由于经常出差(每周一两次),在不超过上海的距离,我能坐高铁就不会坐飞机,市内通行能坐地铁就不打车,因为很多城市公共交通是非常方便的。
除此以外,做好垃圾分类也是减少碳排的重要方式。关于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我也写过一篇分享风水轮流转,垃圾分类终于轮到你北京
很荣幸,接下来将见证和记录我们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进程,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咱们一起期待碳中和时代(2060年前)的到来!
今天的分享就暂时到这里啦!我在碳中和领域还是小白,只是报道和旁观者的角色,并不做研究工作,也没有学过相关相关专业,所以如果哪里讲得不专业,或者你有什么想吐槽的,也欢迎小伙伴们留言指出,一起来探讨交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