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给你讲个故事,一心想当小学老师的索罗南已经在赫尔辛基大学读到了第五年,我遇到她的时候,她正好从附属小学实习回来。
她感慨地对我说,在实习学校里,一个老师一天中80%的时间不是在上课,而是在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表现,深入了解孩子们内心在想什么,找到最佳时机给予激励。
老师也不会忙着埋头写明天的教案,而是根据孩子今天的学习状态设计第二天的学习体验。比如有的孩子一直处于亢奋状态,那么需要增加安静阅读的任务比重,另一个孩子信心不足,那么就提供一个比较容易达到的任务让他获得成功感。
老师们还要促进小组合作,评估孩子们的学习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并给予及时反馈。
同时,在这一天的学习中,教师自己也是学习者,他们要用自己的言语、表情、肢体动作、奖励机制等很多手段来调动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老师还要学会做个“千手观音”,变成连接外部学习资源的高手。
索罗南说,这样的工作每天都很有挑战,因为每个孩子每天的状态是不确定的,如何让他们始终拥有激情和动力去学习,老师就要去创造一个个情绪体验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