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跟同事一起吃饭,聊起各自大学读的专业,她说当时选新闻专业,是奔着成为像柴静一样的记者的目标去的。工作几年来,我遇到的很多过女性朋友,无论大学是否读的新闻专业,都曾梦想过成为一个记者。
聊到这里,想起一件跟这件事情相关的一个小故事。
今年春节,妈妈这边很亲的三个侄子来家里看望父母。三哥家的小女儿梦梦也一起来了,上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我还是个初中生,她还是个刚会走路的小孩。十多年过去了,她已经是个婷婷玉立大姑娘,三十岁的我也是名符其实的姑姑了。
梦梦长得很白净,清清爽爽的高中女生样子,也很文静。三个哥哥跟父母亲热地聊家常,我在边上不怎么能插上话,梦梦也坐在一边安静地听着。
我觉得我应该照顾一下被大人冷落的梦梦,走过去跟她聊天,问她读高几,选的文科还是理科,她笑着都回答了我。跟父母聊天的哥哥们停下来看我俩对话,我并不是个擅长社交的人,大家都看我们,我也不好意思,就没再问什么,笑着走开了。
十几年都没见过的小侄女,堂哥今年突然把她带着一起走亲戚,我猜测,可能是希望在北京的我能跟梦梦聊聊天或者是交流一些。我看着这个清秀地姑娘,也想送给她些什么。
想了一会儿,拿出这几天在看的柴静的《看见》递给了她,“你喜欢文科,送你一本你可能会喜欢的书看,书的封面掉了,有些破,但是内容很好的,送给你,希望你喜欢噢。”她笑着接下了。
我不知道她在学校成绩怎么样,不知道她是不是喜欢读书,不知道她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看着她恬静乖巧的样子,就想到把这本书送给她。当年这本书刚出出版我就买下了,看了很多遍,到现在还时常会翻出来看。
我就在想,这一本书,会不会在一个17岁少女的心理种下什么种子。因为当时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心里生出一些萌芽。
我们过几年再回头看好了,希望她过了很充实几年,希望是一个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