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是我最荒芜的一年。从没有如此深切地惧怕自己是一个潜在的“抑郁症”患者——不过还好,我仍然坚信“好死不如赖活着”。暴躁、易怒、失去生活的希望、没有快乐的理由......我彻底被生活钳制,大概成了一只被五花大绑的聪明大闸蟹,因为知道自己即将红红火火地被人拆卸吮吸而比其它大闸蟹更加痛苦。
记忆力衰退让我需要用电子备注的方式记下一切:密码,日程,甚至于做过的事情。急躁易怒让我对身边人严重缺乏耐心,肆意的发泄让我回到了少年时期那个更加张牙舞爪的自己。索然无味成了我对人生的注解,没有我能耐下性子看上一两集的电视剧,更不用说翻开书页读一读世人的悲欢。
如果说以前是在别人的离愁别恨里假伤怀,那如今,我觉得我的确患有一种亟待被重视的心理疾病。
想了想,到底有什么变化?
静了静,人生没目标了。
回忆了一下,我其实从来就是个没有理想的人。
小时候模仿过老师和公交车售票员,但如果说这暗示着我的人生理想的话,那我其实也模仿过陈淮秀和带着旗头的娘娘们。所以这不足为据。可我一直很“乖”,努力做一个“好学生”,也没努力就成为了青少年时期社交圈的“核心要员”。人生之路似乎还是比较平顺的,混混哒哒上了大学,毫不费力找到工作。可如今回想起来,我在那号称“青春”的岁月里似乎什么也没想过,永远在“随波逐流”。没想过要谋求一份什么样的职业,更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我能一辈子不想这个问题,我应该可以欣然被煎炒烹炸,像其他螃蟹一样。可我忽然怎么就变聪明了,发觉我虽然一直横行,却从没有想过吐着泡泡就被蒸了的宿命该怎么摆脱。
一下我就失落了。原来我是一只螃蟹——横着走又能走多远呢?我不得不开始思考,我该怎么才能横着走向诗和远方。
可能从有理想开始,比较简单易行。
先做一个……有理想的人。
再树立一个理想,比如,做一个粗俗而又高雅的人。
然后再树立一个目标,每天坚持三件事:喝水,读书,搞家务。
焦虑源自于无助,无助根植于无知。我猜想我的心理疾病可能会因为我成了一个有目标的人而有所好转。
接下来会如何,我可能会继续和你分享,因为我还想做回那个写字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