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节奏的艺术,无论做什么,都要找到自己的节奏。
弹琴找不到节奏,就是乱弹琴。我曾经上过一段时间的短期钢琴课,那位年轻的老师开始就告诉我:要找准节拍。
开始跟不上节奏,搞得手忙脚乱,越乱越错,越错越乱。后来跟上了节奏,手指像在琴键上跳舞一般,“叮叮咚咚”的琴声泉水一样从指间流出,身体不由自主跟着节拍晃动,那是一种陶醉的感觉。
我喜欢唱歌,闲暇时会打开“全民K歌”跟着伴奏高歌一曲。好听的歌曲太多,可并不是所有歌曲都适合自己来唱。
我喜欢听王菲的歌,比如她的《红豆》《矜持》,《人间》,可当我跟着旋律K歌时,发现节奏太快,我时常跟不上。即便跟上了,也常常不能唱出味道来,感觉很沮丧。
但当我唱起蔡琴、徐小凤的歌曲时,很轻松就跟上了节奏,唱着这样的歌曲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唱完回味无穷。
于是,我不再纠结唱不好每首歌,只要有适合自己节奏的歌曲就可以,何必奢望唱好每一支歌?唱着属于自己节奏的歌,内心是轻松欢乐的。
唱歌弹琴要找到节奏,读书写作也要找到节奏,不过不像唱歌弹琴那样可以听得到节奏,这种节奏是无声的节奏。
小时候无论物质还是精神食粮都远远不能满足我的需要,最馋的时候没有丰富多样的食物。所以我常常翻箱倒柜找吃的,踩着凳子,扒着柜子也要把母亲藏起来的零食找出来,常常一嘴鼓鼓囊囊被抓个现行,那时候怎么那么馋呢。
精神食粮更是匮乏得很,没有成柜成柜的书,不能什么时候想读就读。
于是见到一本书就饥不择食般以最快速度读完,宁可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把书读完。哥哥姐姐们中学语文课本被我放在床头,当做课外读物。串亲戚到藏书最多的大舅家,一头扎进书柜饱餐精神食粮。
我对书的饥渴一直到读研才算满足。读研时,每个学生一次可以借20本书,研一那一年,我几乎是泡在书里的,不是读书,倒像在吃书,还是囫囵吞枣地吃。
暑假不回家,也没做兼职,就是在宿舍读书,我想把离开大学几年里没看够的书都补回来。读研三年时间我生吞了将近一千本书。
看得快,自然看得粗,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博览群书,文学方面我除了读经典作家作品,还看了很多不算主流的作家作品,包括一些很有争议的作家。
遇上喜欢的作家我会把他的作品作为一个系列来通读,比如亦舒,虹影,王小波,王安忆等等。这样的通读让我获益匪浅,我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风格,同时也体验到无穷的乐趣。
除了文学,我还根据喜好随机选择其他领域有趣的书来读,比如旅行、电影、地理、历史等,全在一个“趣”字,有趣的书就像有趣的人,多交一个又何妨?
陶渊明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就是这样类似的乐趣吧。读书的乐趣,才是读书的最大收获。
这种涉猎极广的读法被称之为泛读,那些年的大量泛读为我打下了一个阅读的底子,到现在都受益无穷,我现在的精读都是建立在这个泛读基础上的。
读书也跟新陈代谢有关系,大概从三十岁起发现自己有了小肚腩,以前穿再紧身的衣服也不见小肚子。看来真是岁月不饶人,到了一定时候身体就放慢了代谢的节奏。
读书也是如此。之前读书好像飞奔,恨不能一日读尽天下书,大脑一直处于饥饿状态,读书跟吃书一样,一本进去不见影儿就消化殆尽了。
近几年读书就不像先前那样快了,去年一年我才读完了一遍《红楼梦》,中间还穿插阅读了其他书,整体读书节奏已经慢下来了。
现在读书就像老人逛公园一样,溜溜哒哒,这儿看看,那儿瞧瞧,碰上喜欢的句子就反复品读,抄下来背背。碰到触发灵感的地方就停下脚步,把灵感记下来,拉成一篇文章。
若是在以前,我是不会这样慢读书的,这跟年龄有关,也跟性格有关。早些年思维更加跳脱,活跃,但耐不下性子,不能深入思考。
人生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点,已经过了对任何事都感到新鲜好奇的年龄,现在比较能静下心来,反反复复看一本书,能从一个点想到两个甚至更多感悟。
静水流深,就是现在的状态吧。我很喜欢现在的状态,但是我也不否定之前的状态。
现在如果让我在短时间内大量读书,我已经没有了那种热情和精力。感谢当年大量系统的阅读,让我肚子里装了足够多的粮食。
现在我要像只反刍的牛,一点点去消化吸收其中的精华,让它们成为营养被身体吸收,滋养我的思想。
读书有快慢节奏,写文章也有快慢节奏。
拿来到简书写作的一年来说,就经历了一个由快到慢的节奏变化。
刚开始日更的半年里,每天都绷得很紧,害怕写不出来断更,拼命地写,不分昼夜地写,那段时间真是激情满满,写出来的文章也是火一般热情洋溢。
写得出来,提升字数,是那时候的最大目标,所以跑得比较快,日更一百天不到就拿到了简书优秀创作者徽章。
但是长期保持这样紧张的快节奏不行,写到一百天的时候就有点疲倦了,有了想歇一歇的感觉。我想很多断更的人都有过这个阶段吧,能写的题材写得差不多了,写作的激情在一点点褪尽,不小心就会断更。
我敏锐感觉到了这种危机,于是写下《江郎才尽》这篇文章,释放出我内心的焦虑不安。我知道断更的后果,起初是周更,然后是月更,再然后可能就是年更甚至不更了。
不断更还能写得出来,断了恐怕就真的写不出来了。在朋友的鼓励下,我又坚持了下来,一直到现在拿到365天的徽章。
当我感到疲倦的时候,也是提醒我该调整节奏的时候。之前的狂奔猛跑不能永远持续下去,必须有所调整才能继续写下去。
于是,我开始放慢了更文的节奏,不再一味追求字数提升,不再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写上,有意识转移注意力到其他事上。
节奏慢下来后,写作非但没有停止,还因为心理的放松写得更轻松惬意。
写作,和别的事不同,状态越松弛反而越能写出好文章。一旦你有了思想负担,想着这篇文章我要写够多少字,写给谁看,写成什么水平,你反而写不好。
我现在的写作就处在很“任性”的阶段,不管写多长,不管谁会看,只要把我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这样的写作让我更加松弛自由,更能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由快到慢,我实现了写作路上的飞跃,无意识的节奏调整让我体验到了写作的快乐。
节奏无处不在,除了弹琴,唱歌,读书,写作,生活本身同样离不开节奏的调整。
作为一个上班族,我深知工作的紧张劳碌,每天一睁开眼就投入了生活的战斗中:洗漱,做早饭,叫醒孩子起床吃饭。
送孩子上学后,就一头扎进如山一样的作业本里,中间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直到下班时间又要去接孩子回家做饭……
每天的生活都是这样忙碌,直到晚上孩子睡着,我才能休息一下。
想想我生活在生活节奏不快的三线城市尚且如此,那些供职于一线城市大公司的上班族该何等忙碌?
近些年频频出现的猝死,已经为我们上班族敲响了生命的警钟。生活不能长期处于紧张节奏,如果不调整生活的节奏,被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所支配,最先崩溃的就是身体。
要学会忙里偷闲,适时给自己放个假,让身体从紧张中松弛下来,享受一下慢生活。哪怕只是半个小时的散步或者十几分钟的午后咖啡时间,也能让身心小憩一下。
“磨刀不误砍柴工”,一番修整后重新投入工作生活中,精神会更加饱满,工作会更加高效。
作为一个老师,平时非常忙碌,好在每年有两个假期,我可以借此机会调整自己的节奏。
平时不管多忙,我都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不让自己紧张到极点。
假期里我依然每天读书,写作,生活安排得很充实,生活作息一如平常,早睡早起,坚持锻炼,没有因为假期放纵自己追剧,睡懒觉。
生活有了自己的节奏,不会觉得空虚无聊,也不会忙得焦头烂额,就像一列火车,有自己的速度,按照自己的轨道平稳运行。
生活就在快慢之间,没有绝对的快,也没有永远的慢,有快的时候,就有慢的时候,关键在于找对节奏。
只要找对了自己的节奏,不管外界如何风云变幻,你都能弹奏出最和谐的旋律。
20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