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思考了有四年时间,问过一些专业人士,也查找过很多资料,但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那些方案对我几乎没一点儿用。说的露骨一点儿,那些告诉我方案的人,他们好像也无法做到完全的接纳自己,于是我陷入了沉思。这究竟是个简单的问题,找到某个技巧就能解决,还是说,是个系统性难题,需要长年累月的努力。
后来我明白了,接纳自己其实是个系统性的事情,无法一蹴而就,当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反而又接纳自己多了一点儿。就像我过去几年一直在寻求禅宗顿悟之法,想着突然一瞬间,自己的生活就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直到禅宗的某个大师说,如果基础功夫不打牢,就算摔断腿我也不可能开悟。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又释怀了一些,把注意力从投机,转变到了每日的基本功上。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存在,我觉得马斯洛需求层面只讲了三个字,那就是—存在感。
维持肉体的生理延续与安全,说的是存在,想着有社交与被尊重,也是让人通过融入群体获得存在感,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更是为了获得存在感。
而获得存在感也是两条路径,一是影响自己,二是影响他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在影响自己,会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拥有权力与地位影响他人,也会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并拥有较强的存在感。
我觉得很多人之所以不接纳自己,就是一,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你讨厌这个无能为力的自己;二,觉得自己没有能力通过影响他人来获得存在感,自己还总别外界影响。
若你每天不仅做着自己内心想做的事,而且还拥有相应的权力与地位帮助你身边的人,那么这时的你,还会不接纳自己吗?
在这个社会里,大概有两种思潮,一是提倡你要做自己,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二是提倡你要获得功名,能影响与改变他人。其实这两种思想的内在逻辑都是一样的,就是通过影响自己或他人,来获得存在感,感觉到自己存在。
啰嗦了这么多,不知读者有没有看懂我的核心思想。那就是,因为你缺乏存在感,所以你的肉体虽然存在,但心理上的你却快死了,你无法接纳接受一个“将死”的自己。很多抑郁症患者就是长期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自己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被逼着做很多自己讨厌的事。
顺便说一句,很多父母因为对自己不够了解,一直没有自己的生活,所以如果他们事业上还不怎么成功的话,那么他们获得存在感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影响自己的孩子了。比如什么事都要管你,其实这些父母也是可怜人,毕竟他们那个年代并不提倡了解自己,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
现在对我来说,一是继续多了解自己,多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通过这种方式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第二就是想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何必要去改变别人呢,别人如果需要我的帮助,我才帮,别人若觉得自己过的挺好的,我就不再去干扰别人了,毕竟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存在感是不稳定的,也是不长久的。第三就是降低自己的欲望,增加自己对失败的承担能力。就是说,群体对我的评价,确实会在很多时候影响到我,不是一句“这仅仅是一个念头,忽视这个念头就好了”就能解决问题的,这是个系统性问题。比如说我若被人冤枉,别人栽赃我是个小偷,如果栽赃成功此消息广而告之的话,确实在很多圈子里,我会混的差很多,很多人会躲着我,朋友会远离我,有赚钱的机会别人也很难想起我,父母会责怪我,女朋友会看不起我等等,正是因为你的潜意识会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你才会产生一个“我不想被人诬陷”的念头。怎么办呢?多鼓励自己。让自己知道,就算不幸来临,你也绝对能承受得住。就算父母责怪你,女朋友远离你,同事讨厌你…你也绝对能承受得住,相信我,从远古人的茹毛饮血,再到春秋战国年年征战,再到近代军阀混战,不管多么糟糕的环境,人类这个物种都能生存下去,我们这些活到了2019年的人,皆是无数次基因筛选后的结果,这点小挫折你就觉得自己扛不住了?
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读名人自传,是个极好的塑造自我的方法,通过了解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潜移默化下自己,让自己明白,其实人类的承受能力大的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按说,本文有点偏题了,不过我还是想按照自己的想法表达完全。最后总结一下吧。
1、了解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影响自己。这样子久了,想不接纳自己,想不爱自己都难。
2、明白别人有自己的自由,不要总想着要去影响或改造别人。这样子久了,你就能真正意义上尊重别人。
3、降低欲望,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多多鼓励自己,不要让自己轻易被外界影响。这样子久了,想不成熟都难。
此三者,是为接纳自己。记住,要多多鼓励自己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