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伯虎,你知多少?

相信大家都对唐伯虎很熟悉,姓唐名寅(yin),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另外三位才子分别是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大家应该都看过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喜剧,搞笑,电影中唐伯虎有钱有才,七八个老婆,到处拈花惹草,风流倜傥,现实中的人生赢家,为了秋香为了爱情甘愿成为华府的书童华安,经过重重困难娶得美人归,总的来说过程欢乐,结局美满,但现实却是截然不同,唐伯虎一生很不幸,很悲惨......

唐伯虎出生在公元1470年3月6日,明朝成化时期,当时的皇帝是明孝宗朱佑樘,处于一个相对没有战乱安定的时期。唐伯虎自幼聪明绝顶,神童出身,才华横溢,做什么事都不怎么认真也能做得很好,以致他傲然,更不多勤奋好学,对官位也不屑一顾。

在当时的年代,从小努力读四书五经,考取功名利禄当官是读书人的梦想,唐伯虎却看不上,完全不放在眼里,自认凭借自己天才的能力足以力争群雄。照这样下去,他将会是下一个伤仲永。好在他的好朋友祝枝山即使挽救了他,祝枝山自己淡泊名利,对做官不感兴趣,但他却认为以唐伯虎的才华不去谋取一个官位实在可惜,最终在祝枝山的劝说之下,唐伯虎醒悟,开始努力的学习,目标是连中三元。(三元指三场考试分别得第一名,分别是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以及最后的殿试第一,也就是状元)

在乡试的前一天,唐伯虎邀请了自己的三位好友一起喝酒,这三位好友也不是普通人,正是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读书人,有才华的人都是饮酒作诗,酒过三巡,唐伯虎醉了,对着好友大声说:“这次的乡试,第一名非我莫属”,这是一句大话,狂言,但是他的三位好友听过后都默认的点了点头,他们都一致认为,如果乡试他唐伯虎不是第一,就没有第一。

不出意外,唐伯虎果真是乡试第一,此时的他其实已经闻名在外,不仅在当地,连在京城的人都听过说唐伯虎的才能,很多人都想大老远跑来见他一面,相当于现代的流量小鲜肉,偶像级别。乡试的主考官对唐伯虎的卷子很满意,文章写得太好了,所以他把卷子留了下来,交给了另外一个人看,正是这无意的举动,导致后面的事情疑团重重。

看文章的人叫程敏政,也是神童出身,所谓英雄心心相惜,读书人也是一样,所以程敏政对唐伯虎下一年到京城参加会试满是期待,其实不止他一人,全国上下知晓唐伯虎的人都很期待,实在是太有名了,大家想知道这才子能不能连中三元,成为明朝开国至今以来第二个连中三元的人。(严格来说应该是第三个连中三元的人,因为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最后被朱棣除了名)

乡试结束后的第二年,唐伯虎赴京赶考,巧合的是这次的主考官就是程敏政。在上京赴考的路上,唐伯虎遇到了一个人,正是这个人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个人叫徐经,也是赴京考试,也是乡试中举之人,成绩不算突出,一般,不算才子,但却是个财子,家里有钱,遇到唐伯虎这个偶像级别的人,很是崇拜尊敬,希望唐伯虎能跟他一同上京赴考,一路上有个伴,路上的费用,吃喝拉撒全由他包,唐伯虎本身就是个放荡不羁的人,这种好事不要白不要,于是欣然同意,就这样一同赶往京城,也算是交了朋友。

到了京城,如期的完成了会试,跟现在一样,考试考完,一般都会一群人小聚,讨论一番,看电视的时候大家也知道,考完试后考生会参加宴会,喝酒放松,事情就出在这次宴会上,唐伯虎为他的狂言,口无遮拦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可能是因为自信,也可能是因为醉酒,唐伯虎对着在座的所有人大声说出这样一句话:"你们都别吵了,这次的会元及第一定是我",很狂,猖狂,但也是自信,唐伯虎的自信来自于两点,第一点因为他是唐伯虎,全国闻名的唐伯虎,第二点来自于试题中的某一道题,古代的试题答案都是在四书五经中找答案的,所以说古代人从小就开始背诵四书五经是有原因的,但是今年很特别,特别在这道题上面,很多考生翻遍了四书五经都找不到答案,甚至很多人交出了白卷,而唐伯虎却知晓答案,也给出了完美的答案。

此时另一边的程敏政,在评阅了所有考生的答卷之后,发现只有两个人对这道题给出了完美的答案,其中之一肯定是唐伯虎,而另一个人就是徐经。当即表示将在他们两人之中选出这次会试的会元。

而此时唐伯虎的吹牛也吹错了时间地点,先说地点,此时是在京城,耳目众多,身边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敌人,不是好友祝枝山等人,再者就是时间,考试结果还没公布,你就在这里铁定自己是第一,无疑是在向其他考生宣传一件事,好比"老子有内幕"。

读书人的专长就是告黑状,特别是在古代,考试为了名,为了利,可以诬告甚至残害其他考试,这个剧情在《少年包青天》中能看到,所以有人向上一级政府告了状,会试是全国大事,类似现代高考,严谨不容出错,最终这件事告到了皇帝头上去,皇帝命令严查,审核试卷,最后发现如传言那样,唐伯虎果然是会元的不二人选,就这样作弊的头衔被确定,唐伯虎黑锅背定了。

当时的情况其实还好,李东阳本来想把这件事压下去,让唐伯虎,徐经回去,三年后再来参考,但是当时的言官跳出来捣乱,以政治目的为基础,将这件事的矛头指向程敏政,告他事先出卖了考题,因此唐伯虎和徐经两人才能答出考题高中,实在是狠,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的结局就是程敏政被勒令退休,回去不久后去世,这黑锅背的实在冤枉。而徐经落了个用钱财购买试题,罪名成立,贬为小吏,不得为官的下场。唐伯虎也是贬为小吏,不得为官。

从此之后,唐伯虎郁郁寡欢,面对的都是周边的冷眼嘲笑,从一个横空出世的天才,直接降落到各种谣言唾骂,唐伯虎哀叹一声后,从此全国各地逛妓院,各种醉酒,将自己沉浸在酒醉之中,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诗画得到了升华,到达了超脱世俗,放荡不羁境界。

再后来宁王朱宸濠先给了唐伯虎希望,再给了他失望,最终演变为绝望,晚年生活穷困,依靠朋友接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病逝,时年五十四岁。

最后给出唐伯虎的一首千古名诗《桃花庵歌》,从中可读出唐寅的悲。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参考文献:《明朝那些儿》  作者当年明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194评论 6 49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058评论 2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780评论 0 34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388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430评论 5 38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64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07评论 3 40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679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2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59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05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70评论 4 32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67评论 3 31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3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61评论 1 26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297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72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