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让事情如你所愿的解题思路只有一种:“在同样事上给出不同的解法”。
孩子说她想要一个可以玩游戏的照相机,我跟孩子爸爸打电话说了这件事,说完的瞬间孩子爸爸怒斥:“一点用没有”。然后就是一连串的对我的输出。
以往面对这样的事情,在他说出没用的那刻我就会立刻回击他,以嫌弃的,憎恶的口吻说出:“那你说什么有用”,开启这场现场连线骂战。结局自是小则伤心,中则伤身,重则伤财。
如今再面对这样的事情,我第一时间按低电话声音,没有让孩子听到后续的一系列输出,然后给孩子比OK的手势,告诉她可以解决,然后等着孩子爸爸输出完,告知对方有事要忙挂掉电话。
看到孩子开心的笑脸,我想着那天偷偷买回来给孩子一个惊喜。没想到比我这个惊喜更早到的是孩子爸爸。
第二天晚上,孩子爸爸打电话过来主动询问孩子从哪看上的照相机时我就知道他要买给孩子了。我很惊喜于他的转变,但同时更开心的是我终于在同一件事上给出了不同的解法。
我们总说习惯难改,难就难在习惯已经成为了身体自动反应的一部分,而新习惯的建立需要让这个自动反应的部分慢下来,被另一个选择过的,能够让自己利益最大化新的自动反应所代替。
其实别人给到你的情绪和本来的事实可能并不相关,但当你能够作为一个容器承载这部分情绪,你就拥有了对方回馈给你可以让自己享受果实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