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过了一年有余。时令又是春天了。大明宫御沟畔垂柳青青,繁花满树,莺啼燕舞,却再也不见才子踏春、佳人娇笑、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沙吒利对柳青青无比宠爱,唯恐她在家里太闷,早已叫人去法灵寺接了小扇过来伴着。二人相见,自是流泪唏嘘一番。
小扇忧心忡忡:“柳姐姐,那天你要我回去后继续打听韩公子下落,打着将军的旗号寻找倒是方便了不少,也曾出来找过好多次,都没有什么消息,这可怎么是好?”
青青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怎么是好?谁知道呢!乱世不由人,你听说了吗?连一向冠宠六宫的贵妃娘娘,竟也香消玉殒了,老皇上都保不住她,何况我们这些人……”
她虽忧心,可如今这番情形,即便与韩翃重逢,只怕是也无法像以前那样面对他了。
她的运气实在是很好,遇到的每个人都待她这样好,主人、韩翃自不必说,沙吒利也是把她捧在手心上。可这一切愈加叫她矛盾和忧虑,如若与韩翃重逢该怎么办?她盼望着他早日归来,却也害怕他归来后的尴尬和苦痛。再者,回纥军怕是不可能在此久留,待叛乱彻底平息,皇上定会想法子打发他们走,到时候他要带她走该怎么办?人家平叛有功,一个弱小女子的去留谁又会在乎呢?
世事无常,她从来不知道,自己是这样的犹疑软弱。能感觉到沙吒利一心一意的宠爱,在他的强势里,竟生出一种安定和依赖,然而想起韩翃,又陷入一种牵挂和愧疚中。曾自诩和韩翃就像主人所说的那样“情比金坚”,可终究是被现实狠狠地讽刺了一场。
小扇看她闷闷不乐,说道:“柳姐姐,外面春光正好,不如明天我们出去逛逛吧,我去求将军,他肯定会答应的。”
果然,沙吒利慨然应允,还说怪自己忙于军务,考虑不周,叫人准备了马车,护送她二人出游;又叫福嫂拿了一袋碎金给她,说是可以到街市上逛逛,看看有什么想买的东西。
春日晴好,花繁柳盛。然而国家尚在离乱之中,满城春色,徒增伤感而已。
车行到东市。长安收复已近两年了,街市上渐渐有了一些小商户开始贩卖,然而与往昔熙熙攘攘的繁华热闹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自此,主仆二人隔几日便会出来逛逛。长安的大街小巷差不多走遍了,也还是没有见到韩翃。也是,天下之大,谁知道他究竟去了哪里呢。
这天上午,二人不觉又到了章台街。却远远看见一个身着青衫的青年,正在青青先前居住的房院附近徘徊。他顾盼多时,低头仔细查看手中的一张纸,又抬头四下观望。
青青心跳忽地停顿了一下,即又开始狂乱地跳动。她和小扇对视一眼,忙下了车,走近了去看。
察觉到有人靠近,那青年忽地转过身来。
青青紧张得几乎要发抖,却又刹那间冷了下来——他,不是韩翃。
那青年略施一礼,问道:“姑娘,可否容小人打听一下,这里可是章台街韩翃公子宅院?”
刚刚平复的心情,又忽地动荡起来;人,却怔在那里,动弹不得。
小扇反应过来,一下子上前,抓住他的衣袖,急切问道:“韩公子在哪?他怎么样了?”
那青年见此情形,似乎明白了什么,打量小扇和青青,又施了一礼,道:“想必二位就是柳夫人和小扇姑娘吧,可找到你们了。二位不必挂念,韩公子现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将军麾下任掌书记,我是他的手下刘峻。自听说收复长安,掌书大人就想方设法打听你们的消息,这不,又仔细画了图,叫我特意跑一趟来寻找;我已在此地逗留了几天了,正发愁找不到你们,今天刚好遇上,这里,是大人带给夫人的东西。”刘峻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札并一个钱袋来,双手奉上。
牵挂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韩翃总算是平平安安地活在世上。青青顿时觉得,老天待她不薄,在这场浩大的劫难里,多少人无辜丧命,而他们虽然天各一方,彼此牵挂,但总算是各自平安,其他的,相比起来,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她过信札,打开来看,熟悉的笔迹,只写着一首小诗: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来不及细看,眼泪已经忍不住掉落。
短短的诗行,她认得是《杨柳枝》。她仿佛听见了他反复呼唤着“章台柳”,急切地担忧着她是否还安全;盼望着她的姿容不减当年,然而也推测她已被他人攀折占有。他的希望与失望、担忧与揣测、相思和焦灼、怀疑与试探,他的九曲回肠,她怎么会不懂得呢。
她捧着薄薄的信札,轻轻地颤抖着、呜咽着。
好一会儿,刘峻沉吟着问道:“夫人,您现在……”小扇忙拉过他,简单向他述说此中情状。
刘峻又道:“这一小袋碎金,是掌书大人要我带给您的,夫人还是收下吧,还请您写个回信,小人好回去向大人复命。”
青青含泪道:“稍等”。回转车内,看看座位角落里有一个描金的小盒子,打开来,却是自己日常用的口脂。略略思量,从袖中掏出自用的锦帕来,拿食指蘸着那鲜红的口脂,也写下了一首答赠的《杨柳枝》:
“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她看了又看,将锦帕折好,递交给刘峻,又接过锦袋,唤了小扇,登车离去。
(未完待续)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