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
随着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进行视频交流的重要工具了,2005年06月在上海电视节上中国第一部手机电视剧《白骨精外传》亮相,出品方有关负责人称,手机电视剧与传统的电视剧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互动性,剧情在创作过程中积极鼓励观众全程参与,播出后,观众可以通过该剧的官方网站进行剧情的接龙和结局的预测,并及时“上传”网络经典“桥段”。据介绍,这是中国第一部用高清摄像机拍摄的手机时尚剧,将正式与内地观众见面。手机电视剧以每天五分钟、全年365天每日更新的方式播出。
继手机电视剧后,2007年禁毒题材网络互动剧《迷狂》在东方宽频首播。《迷狂》是国内首部以互联网为主要播出平台的禁毒题材连续剧,每集只有5分钟,一共12集,每周在东方宽频、人民宽频、MSN中文网视频频道等网络平台播出两集。这部剧剧中主要演员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征集,主题歌由网友创作,邀请网络红人演唱。该剧导演谷欣介绍,为了让网络剧显得更真实,演员挑选颇为本色和平民,除了两位上戏的学生,其他均使用非专业演员。有意思的是,上海市某戒毒所所长李煜也本色出演了剧中的戒毒所所长一角,该剧还首次进入上海市戒毒所实地拍摄。
街头上的小骗子,他们有组织有纪律,混迹在城市的边缘,有些地方的人管他们叫“毛骗”。2010年正是样一部由优酷出品的《毛骗》问世,一下子火了好几年。这是一部由由李洪绸执导,赵宁、安宁、邢冬冬、杨羽、黎伟等主演的悬疑类网剧。故事从“诈骗五人组”行骗开始,一拍就是三季,五年拍出了44集,而且季季叫好,有人说《毛骗》是网剧的“天花板”。
笔者原本看网剧并不多,但听说《毛骗》好评如潮,还是第2届豆瓣电影年度榜评分最高的大陆剧集,于是决定认真看看,这部剧给本人的感觉是,成本不高,这点上可以从演员的服装、场景的道具上看得出来,有人说故事套路似乎有点像《白夜追凶》,但这部网剧从一开始就让人眼前一亮,剧情紧凑,故事新颖,语言鲜活多,十分引人入胜。难怪当年有那么多的《毛骗》经典台词流行于坊间,比如什么“人活着就是一个随机事件,说不定哪天就随机离开了”;“这社会骗子那么多,傻子都不够用了!”等等。
网络视频时代的特点之一就是视频拥有的大众化。它不同于“电视剧”不一定再是专业机构、专业人士的专属,而为每位视频制作爱好者提供了相对平等的机会。早在2000年本人就看过由吉林的5名在校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国内第一部网络剧《原色》,这在前面我们已经回顾过了,这件事儿给笔者的启发很大。
最近看到一些文章提出:2017年是“短视频元年”,为什么把2017年定为“短视频元年”呢?一直没搞明白。“元年”是指“第一年”但是无论是短视频的制作、还是传播都 远远早于2017年,上面我仅以个人的经历与见闻回顾短视频制作与传播最少、最少也得从2000年开始吧,下面我们再看看短视频传播平台早年有发展:
资料显示:搜狐视频成立于2004年底,前身是搜狐宽频,2006年,作为门户网站最早的视频分享平台之一——搜狐播客成立;
2004年底,伴随网络视频刚刚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宽带时代和流媒体技术发展的必然,新浪视频的前身新浪宽频成立。2006年12月,作为门户网站最早的视频分享平台之一——新浪播客成立了;
乐视网:2004年创立,2006年10月乐视网免费P2P平台正式开通。11月乐视网免费P2P直播频道正式开通
土豆网成立于2005年4月,其提供的视频内容主要包括网友自行制作或分享的视频节目、来自内容提供商的视频节目以及土豆自身投资制作的节目,
2005年4月,“56网”正式在广州上线,成为中国最早建立的视频分享网站。10月,率先中国推出在线录制视频功能。这仅是举例,在此想说的是撰写网络历史肯定是学者们的事儿,我们平头百姓不懂,不过阐述历史还是要客观公正、不能牵强附会。
如果说2007年之前网络视频还主要依赖于PC端,到了2008年以后3G移动网络建设掀开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新篇章。移动网速大幅提升初步了手机上网带宽瓶颈,到了2012年之后智能手机规模化应用促进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应用解决了传统键盘机上网众多不便。两年后4G网络建设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推上快。网络视频也逐步由PC端转向了移动端。
这之后,一大批视频分享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抖音于2016年9月20日上线,它是一个面向全年龄的短视频社区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这款软件选择歌曲,拍摄音乐作品形成自己的作品。
腾讯微视与QQ音乐正版音乐版权打通,用户可以在拍摄短视频时加入自己喜欢的音乐伴奏。同时,用户还能使用到一系列特色功能,包括互动视频玩法、30秒朋友圈视频能力、卡点模版、歌词字幕、视频特效、魔法挂件、文字贴纸、AR玩法、视频合拍、视频跟拍、美化功能等。 微视4.0版本上线,视频跟拍、歌词字幕、一键美型、照片视频混排上传制作MV、私信、互相关注、私密发表 。
抖音火山版的出现,能让你15秒做出专属小视频,添加文字涂鸦特效,快速记录生活每一个有趣瞬间,展示你的才艺、创意、兴趣爱好,拍你所爱、秀你所想,成为时尚;致视频特效:美颜滤镜和背景音乐视频编辑等。
这些APP引出的一场技术革命,让过去只有专业人员可以操作的视频编辑,或者是只有懂得电脑端视频制作的人才能做的工作变成了普通百姓随手而为的乐趣。只要你举起手机去拍摄,然后直接在手机上用APP剪辑、添加字幕、添加特效,直接发布就可以完成一部自制视频作品;只要你架起手机、简单设置就可以在任何有移动信号的地方进行视频直播。
再说回关于“短视频元年”这个话题,在平台上得到了大力的支持,在作者与作品方面也不断发生变化。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以秒计算的短视频笔者真的没有认真调查过,不过可以清晰地记得早在2014年8月,慈善活动冰桶挑战进入国内,众多明星、大佬在微博上开始接力,72小时内,就有122个明星使用秒拍发布冰桶浇身的视频,最后共计2000名明星参与,秒拍日活用户达到200万。
后来又有一位网名叫“Papi酱”女孩开始在网上发布大量短视频作品,基中笔者当时看过了不少,记得有“美女的烦恼你们根本就不懂之第二弹”、“我待生活如初恋,生活待我如大便”、“一个人的减肥全过程”等等。说实话这些短视频可能对年轻人会有吸引力,但对我这样一个“老同志”来讲感觉有点闹腾。
短视频的兴起,不仅有平台的支持、有作者的努力,当然一定不有技术的不断发展。正是在这个时期“H.265”技术日臻成熟。相对于传统的“H.264”技术“H.265”压缩能力提升发一倍,这就意味着存储成本和传送成本折的大大降低,让视频作者解脱了高经济负担有压力。
另一类技术就是“傻瓜”式视频编辑软件的不断推出,使得视频作者制作视频轻而易举。早在2011年“快手”就推出原创移动应用程序“GIF快手” ,供用户制作并分享GIF动图, 是不是可以说这是国产短视频APP的雏形。从这时起人们制作GIF动图不必依赖电脑了,只要在手机上简单操作就可以完成。
另外一款产品就是是B 站发布的一款视频编辑 App“必剪”,它有手机版与电脑版之分,你无论是在遥机上还是在电脑上都可以用“必剪”完成视频的剪辑。“必剪”作为一款不少UP主都在用的手机端剪辑神器,“必剪”能够创建属于视频剪辑者的专属虚拟形象,实现0成本做虚拟UP主。除了虚拟形象制作以外,“必剪”还可实现高清录屏、游戏高光识别、神配图、封面智能抠图、视频模板、封面模板、批量粗剪、录音提词、文本朗读、语音转字幕、画中画、蒙版等功能。还有超燃音乐、素材及专业画面特效,能够给视频编辑加点料。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一键投稿”:支持投稿免流量,B站账号互通,能够让编辑者投稿快人一步。
当然,最后还必须提到的就是“剪映”,它跟“必剪”一样也有手机版与电脑版之分,这款软件不仅具有切割、变速、倒放、「布、转场、贴纸、字体、曲库、变声、一键同步、滤镜、美颜等功能,还具有视频剪同款支持色度抠图、曲线变速、视频防抖、图文成片“黑科技”功能。
其实近两年来“剪映”是笔者与“EDIUS”结合使用最多的软件,粗略统计了一下,仅在去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本人就在“西瓜视频”、“抖音”上发布了自己制作的视频超过500分钟的时长。
老哥
2022年8月北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