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国人物,作为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刘备、张飞和关羽。所以,三人之间的兄弟情谊一直是喜欢谈论的话题。虽然,三人为了一番事业,走在了一起,但结局却是如此不同,尤其是关羽后人的遭遇让人唏嘘。
其实,关羽的后人可以用灭族之灾来说,为何会有这样惨的结局?仔细分析起来,应是和关羽生前做的一些事情脱不了干系,这难道是所谓的因果轮回吗?
当时,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一些朴实忠良的大臣,但是刘禅并没有采纳。他认为,这些人都是诸葛亮的心腹,他不信任这些人。相反,他宁愿相信像黄皓之类的宦官。其实,这也可以理解的。
当时诸葛亮在军中的权利,除了刘备,就他最大,刘备去世后,几乎没有人能撼动他的位置。所以,刘禅只好转而投身宦官,培植他自己的亲信。最后,之所以他痛痛快快的投降,可能也是想摆脱这一切。与其被大臣所掌控,还不如快快活活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张飞的儿子张绍,当时在蜀汉的政治权力中心,也可以说得上是个人物。他在刘禅归降的事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他的结局,某种角度看,可以说是非常完美。后来,还被魏国分封为列侯。这是不是可以说是一位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下场呢?
而作为关羽的后人,和张飞的后人相比,非但没有这些荣华富贵,遭遇还相当的倒霉。后来的分析都将“矛头”指在了关羽身上,说他是自己招来的“祸事”。
和张飞一样,关羽同样也是征战沙场,杀敌无数,为何仇家会单单找了他,更是心狠手辣,一个活口,也不想留下。这当然也和对方的残暴有关,为了自己的私人恩怨,居然以灭族这种残忍的手段来泄私愤。
当年,关羽水淹七军时,他是知道庞德家里有人在西蜀做官的。于是,心里就有了想法,他想招降庞德。结果,这个庞德呢?一心只认曹魏,眼中没有其他人,看见关羽的时候,脾气就上来了,张嘴就骂。这一骂就将自己的命给骂没了。
当时,庞德是跟着马超,马超都降了,他却依旧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本来,战场上就是你死我活,斩杀一个不愿投降的人。所以,在关羽看来,本就是很寻常的事情,不为我用,更不能给别人用啊。但是,这个庞德,却有一个记仇的儿子。于是,关羽在手起刀落那一瞬间,就给自己的后人却埋下了祸患。
如果,关羽能够想到自己的后代会遭到灭顶之灾,当时,他在处置庞德的时候,会不会三思而后行呢?想来应该不会,有二心的人向来是不会被留下的。所以,关羽应该是没有想到蜀国会这么快被灭。
庞德的儿子叫庞会,他一心惦记着替他的爹报仇。不过,这个时间来的也很快,区区十几年后,他跟随钟会邓艾一起讨伐蜀国,还顺带替自己了了一桩私人恩怨。
其实,从《三国志》上的记载文字来看,庞会将关氏一族尽灭。若真是如此,那关羽的后人下场就不是一般的凄惨。其实,关羽的后人在蜀中招到了庞会的毒手,但是,荆州依旧有关家的后人,那就是关平的儿子,他应该是给关家留下了最后的血脉。
这应该也是为什么总有人自称是关羽的后代,在清朝的时候,还有官方修订的族谱来证明这一切是真的。不过,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只是所谓的关羽的后人,他们和关羽没有任何血缘上的关系,他们应该是被关羽的故事所感动,而自称自己就是关家的后代。
从以上的分析比较来看,一个家族是封高官,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另一个家族则是被仇人惦记,最终被寻了机会,几乎灭族。是不是也可以说,关家的后人运气太差了一些吧,关羽做的一些事情,后果居然要他们后代人来买单。
其实,再仔细一分析,很多事情的结果,还是因为自己。庞会为自己的爹报仇,从他自身的角度出发可以理解。而张飞的后人为什么没有这样的遭遇?其实,也值得关羽的后人深思,在没有权势的庇护下,终将会沦为弱者。
然而,我们可怜关羽后人的凄惨境遇,当然,也会谴责庞会是一个非常残暴的人,用关羽后人的全族的性命来为他父亲报仇。
参考资料:
【《三国志·关羽传》、《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