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把大家比较关心的代表性问题,出作品集中为大家解析一下。
一、调息、呼吸时,力求深、长、细、匀,目的是为了让身心逐渐归于平静。
好似原本水波涟漪的一潭湖水,突然间,风止了、雨住了,连水里的鱼儿都静止休息了,渐渐地,湖水变得水平如镜。
做到深长细匀的要领,用心感受呼吸的进出,您会发现体内的浊热之气徐徐呼出。
辅以观想:宇宙高能、清新之气补充进来,瞬间您会觉得自己金光闪闪、通体晶莹剔透。原本沸腾的热血也逐渐平静了下来。
所谓:“水静极则清澈存,心静极则智慧生”,通过调整呼吸,把自己的生命频率调整得能与天地自然、宇宙万物进行交互,进而进行能量乃至信息的交换。
那么补虚亏、强元气、开智慧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二、含胸拔背,目的是让身体足够放松,气机通畅。
试想一下:倘若打坐时,腰挺得笔直,胸膛高高挺起,看着是挺精神,实则肌肉紧绷,精神也放松不了,时间稍久些,必然腰酸背疼,更别提什么气血通畅了。
三、虚领顶劲,目的是在放松的同时,避免松垮。
因为打坐讲究放松,有些朋友有时候“放松”过了头,变得软塌塌,甚至会昏昏欲睡,就是因为不得要领。
若是“头顶好似有绳子拎着,脖子向后有靠着衣领的感觉”,做到此要领,不就不会松垮了吗!
四、双目微闭,是为了更好地入静。
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比较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它还跟意念有关。
因为打坐时,讲究意念向内收,意守丹田也好、意守病灶也好,闭目能够减少干扰,更容易集中精神意守,意念所至之处,自然气血涌动。
五、似笑非笑,是为了充分的、深度的放松。
打坐前,调身要领是为了从上到下,从外到里,充分放松,包括肌肉放松、内脏放松、精神放松等。似笑非笑,有助于内脏乃至情绪精神上的放松。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点:似笑非笑时,有提振体内阳气的作用。
大家打坐时,不妨仔细体会下,似笑非笑时,百会穴是不是有细微的变化,是否感觉有股能量罩着头顶正中,要知道百会穴乃百阳聚会之穴位。
所以,切不可小看很多细节要领,每一步都不可省略或是忽视。
过去师傅带徒弟,只管交代要领,懒得解释。因为解释起来太费事,加之,徒弟火候不到,给他解释他也未必能领会。
从这方面来看,师道威严还是很有必要的,有些严厉的师傅,手里拿着小棍,要领不到位,直接敲打,徒弟摄于师傅的威严,自然努力达成,这样出效果才会更快!
以上,就是大家比较感兴趣问题的初步汇总,恬为大家解析一二,也欢迎大家热烈讨论,也可提出不同意见!后续笔者也会再出‘要领解析’续集,诚与各位同道共同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