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金刚经》的缘起,是在佛陀的一堂课上,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了一个人类的终极之问: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
一个人要如何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智慧?
须菩提代表大家向佛陀提了这个问题,然后佛陀作出了回答。
关于这堂课的对话,五千多字的课堂笔记,被佛陀的弟子记录并传承了下来,也就是《金刚经》。
昨天分享了第一品的《金刚经》,听众只有一人,一个刚认识五天的朋友,为她记录下来。
一个问题
《阿甘正传》的片尾,站在珍妮的墓碑前,阿甘问了一个问题。
Don’t know if we each have a destiny, or if we’re all just floating around accidental—like on a breeze.
我不懂我们是否有着各自的命运,还是只是到处随风飘荡。
《阿甘正传》我看过应该有二十遍,以至于基本可以背下来所有台词。阿甘的一生是神奇的一生,也是平凡的一生。就像他说的,“When I am going somewhere, I am running!” 他只是把上帝给他的唯一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是傻人有傻福,也是命中注定。
人生需要什么样的起点,后期才能够顺风顺水?
对于我们这代人而言,小学、初中、高中,我们是有理想有目标的,那就是考上一个好大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从进入大学,乃至后面走向社会,我们越来越疑惑,无论是否准备好,都开启了一段随机的人生。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段旅程是曲折的,就像高速上进入了一个错误的出口,要画好大的功夫才能再次绕回来前行。
福气是什么?有人说,福气就是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明白的人。通过这个明白的人,自己也成为一个明白的人。
然而,遇到有时来的太迟,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试错,在耽误青春。社会更倾向于给30岁之前的年轻人机会,因为他们有潜力,有未来。而对于30岁以上的成年人,更多的就是看能力,看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处于这个分界线的最后几年。
一个转机
偶然的一个机会,我接触到了儒、释、道三大传统国学支柱之一的佛学,改变开始了。
佛陀是一位教了49年书的老师
没有想象中的神话色彩,佛陀原本是一位印度小国的王子,后来在菩提树下开悟,从此开始了49年的讲学之路。在人生的最后一天,还讲了最后一课。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倒在了讲台上。
《金刚经》作为一部哲学经典,只是一节课的课堂笔记
佛教是在佛陀圆寂后500年才出现的,佛陀在世的时候,就是四处游学讲课。类似于《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的言行,佛经也是佛陀的弟子记录的佛陀四处游学授课的情况。
上文有说到,在佛陀的一堂课上,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了一问题,然后佛陀回答了。前后五千多字,放在现在也就是一节课的时间。而佛陀在这节课上和大弟子须菩提的对话内容,就是现在的《金刚经》。
跪拜他,不如懂他
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老师而言,最开心的事情,不是你有多尊敬他,而是你学到了多少他传授的知识。
我们读了十几年的书,也学到了不少知识,然而更多的仅仅是停留在知识的层面。就像浙大老校长竺可桢先生,在1936年9月18日新生的谈话会上,曾经讲过的那样:
“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
然而,扪心自问,几十年过去了,一代代学生从大学毕业,离开之时,是否都带走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好学校难得,好老师更难得,能回答关于人生,这样哲理问题的老师则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如何有智慧,搞明白自己的一生
须菩提在跟随佛陀之前,就已经是当世鼎鼎有名的智者,有几百名常随弟子。在和佛陀一番深谈之后,就带着自己所有的弟子,一起拜佛陀为师。
因为他知道,他的这位老师可以回答自己的问题:一个人要如何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智慧?
尽快搞明白这件事,初心未泯之时,重新上路。因为人生的路很美好,我想走的更远一些,看看那尽头的风景。
《金刚经》的修行次第
上文有说到,同很多以故事为叙述方式的佛经不同,《金刚经》完全以对话形式展现。
解答的又是如何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智慧,这样的人生问题。
再加上,由梵语翻译为文言文,对很多小伙伴而言,入门不易。
视角:次第修习
《金刚经》一般被分为三十二段,我们说三十二品。
每一品可以独立成章,可以单独修,同样可以得到该品规律背后的结果。
然而,更厉害的是次第修行,类似于路要一步步走,人生的台阶一步步上。
很多时候,在看某一品的时候,要站在已经修好了前面品次的视角,会有不一样的体会。那么,也会出现,修好了后面的一些品次,但是因为前面的品次没有修好,仍然拿不到好的结果的情况。
层次:三个阶段
金刚经的修习,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人生的基石:第一品到第五品
前五品是人生的基石,绝大多数人,只要还没有一定程度上实现梦想,没有较为满意的生活,都是困在前五品。
有困境,是因为自己有做的不符合规律的地方,受到了规律的惩罚。
所以,前五品的修习,是破解人生困境的利器。
人生极致的成功:第六品到第十六品
修习好前五品,已经有了点小成就,事业、家庭等什么都有了。
不过,如果想和大家不一样,追求人生极致的成功,达到人天福报的最高境界,就要在这个阶段,了解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成功推向极致,如虎添翼,飞向人生极致的成功。
传承和放下:第十七品到第三十二品
类似于马云、马化腾、任正非,这样在自己领域达到极致的人,他们的烦恼又是什么呢?
是如何让自己的企业文化继承下去、自己的团队健康发展,自己的事业能够传承下去,基业长青。
同时,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不希望被成功绑架,希望得到质朴的生活,就像扎克伯格那样,过的很“普通”。
然而,只要传不下去,就放不下去。
唯有规律,亘古不变
大至时代、科技、人文、商业模式,日新月异,小至每个人的人生,不能复制。
跨越千年,总有一些东西亘古不变,那就是规律。
三十二品的次第,不要当成三十二个人生路上不变得站点,而是作为未来路上三十二个火把,不时照亮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在自己的路上,勇敢前行。
第一品
第一品的经文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如是我闻
所有佛经的开头,都是如是我闻。直接翻译的话,意思是我当时是这么听佛说的。类似于《论语》中的“子曰”。
然而,这只是之面上的意思。佛在要圆寂的时候,佛的弟子问佛,以后佛的经典如何传承下去,佛说,在所有的佛经开头只要加上“如是我闻”。随着大家接触佛学的深入,后面大家会明白,其实所有的佛学都可以归纳为“如是我闻”这四个字,也都可以归纳为“如来”这两个字,经书不过是为了方便学生能够明白老师意思的方便说。这里暂时不展开。
一张老照片
我们先来逐字解读。
“一时”:佛坨生活在2500年前,那个时候还没有公元纪元,所以用“一时”表示,“那个时候”。这个是方便说,后面大家会知道,其实时间不过是人类的错觉,这里暂时不展开讲。
“佛”:就是释迦摩尼佛。
“舍卫国”:国名,印度东天竺一个小国,其王是波斯匿王。
“祇树给孤独园”:“祇树”和“孤独园”,分别是一个王子和一个大财主,他们两个一个出地,一个出钱,给佛陀修了一个讲经的学校,所以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了这个学校,叫“祇树给孤独园”
“大比丘“:佛陀的学生。这里暂时不展开讲佛陀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因为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有点类似于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类似于儒家讲究的因材施教,佛经一般会说明,这个经书当时听经的学生是什么阶段的学生,也是为了让后人读经的时候,知道是为了解决什么修行阶段问题。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经书中出现,佛陀的回答可以不同,就类似于对于小学生,一加一等于二,而对于数学系研究生“一加一等于二”就是哥德巴赫猜想,需要证明。
“千二百五十人”:一千二百五十人,佛有无论走到哪里讲课,都跟着他的一千二百五十名学生,叫常随众。
那么我们看看,这一部分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那个时候,佛在一所学校里,给一千二百五十个学生讲课。这是一幅静态的画面,类似于一张老照片。
神奇的老照片
看历史的时候,我们要带入时代的背景。那么如果我们现在看到这么一张,来自2500年前的老照片,建议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有什么感想。有没有发现一些不同之处呢?
我们方便的用现在的场景来带入说明。
如果,把佛陀看成一个企业家,那么他是一个拥有1250个死心塌地的职员的企业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营过企业,或者管理一个部门,带一个团队。不说1250人了,能有几十个铁杆追随者,基本上可以取得一定的成功了。上几十人的团队,管理起来就比较困难,几百上千人的企业,要打造团队文化才行。那么佛陀的企业还是个什么企业,是个制度很严格,还没有薪水的企业。基本上等于要找一群志同道合,有梦想的“创业团队”才行。而那个年代,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想聚集这么一群人,到底有多难。
那么,为什么,佛陀可以做到?答案在下一段。
一个小视频
我们继续逐字解读剩下的经文。
“尔时”:那个时候。
“世尊”:佛、如来、世尊,都是对佛陀的尊称,指佛陀本人。
“食时”:吃饭的时候。
“着衣持钵”:穿着袈裟,托着饭钵。
“乞食”:行乞要饭。
“次第乞已”:次第,按顺序。乞已,乞讨完毕。这个次第,因为佛陀规定了严格的乞食制度,不能有分别心,无论贫富,不得超过七家。因为不能超过七家,有的弟子为了能乞到,喜欢找富人行乞。有的弟子,喜欢成就穷人,为了穷人好,专挑穷人行乞。这一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其实付出者,内心更加富足,反而容易得到更多,这叫“舍一得万报”
“还至本处”:带回到出发的地方,大家分食。
“饭食讫”:吃完饭。
“洗足已”:印度很热,出家人又贫,一般赤脚,为了表示对学舍的尊敬,要先洗脚再进入。
“敷座而坐”:把蒲团草垫铺开坐下,准备上课。
神奇的小视频
这是个平时学校日常中午吃饭以及准备上课的一个场景小视频,同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有什么感想。有没有发现一些神奇之处?
同样,我们方便的用现在的场景来带入说明。
还是把佛陀看成一个企业家,这个企业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而且是关于收入和吃饭的制度。这个企业,现在发展了2500年,他的企业文化,跨越不同颜色的僧服、不同的人种、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国界,无论开了多少家分公司和跨国公司,传承到了现在。我们自己激励员工,打一次鸡血,可能最多三个月也就用完了。不说管理团队,我们自己激励自己,列的计划,又能坚持多久。
他们这群人,是因为什么,是如何做到的?
答案还是在这一段,我们再读一遍。
这段日常中所隐藏的
来我们继续用企业的例子方便说。
佛陀,作为一家员工规模达到1250人的企业的CEO,我们看看他的日常。
他的日常和他的员工的日常有什么不同?没有不同。
这点,我们多少人能做到?就算管理一只小团队,我们自己传达的理念,是否能够始终坚持。
佛为什么这样?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的身份,他的位置。一个老师。
老师,无论教什么的老师,都是讲究言传身教。言传的部分是一个方面,我们想想那些大学被选爆课的有影响力的老师,除了所讲的东西有深度之外,是不是都是很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因为身教胜于言传。佛陀,很好的坚持了他作为老师的本分。
人的本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北宋理学家、关学领袖张载的话,觉得很帅,想起来了,就写出来。
人与动物
猫怎么样的成长都还是猫,很难成为狗。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本分,而动物有本能。
人生下来,守不同的本分,未来可能完全不同。
如何守好本分
精神层面:具有独立人格,核心的信念价值体系
问几个问题,测试一下:
我是谁?
我将成为怎么样的人?
我如何做到?
很多人会从消费观念来思考上面的问题,这也是现在资讯发达年代,很多人被媒体、广告、电视剧牵着走的原因,因为内在部分的搭建不完整。
物资层面: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
不同的人,能力不同,那么这个能力以多少为合适呢?
以能力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为标准。
我们的痛苦来自于,期望和现实的差距,欲望大于能力,就痛苦。
那么减少痛苦,两方面,一时降低一些无所谓的欲望,这个通过智慧可以做到一部分,不要在一些为所谓的事情上过于执着;另一方面就是,提高自己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
而能力,取决于行为,取决于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取决于自己的本分是否守的好。作为子女的本分,作为员工的本分,作为老板的本分,从这些角度去思考一下,会有所不同。
守不好本分的果报:德不配位,必有余殃
我们都是社会人,首先坑自己,其次坑亲人、坑伴侣,然后坑朋友、同事
守好本分的果报:根基牢固,参天大树
一万次法则
明白和明白不同
很多时候,我们明白道理,但是做不到。我也一样,为什么呢?
因为还是不明白。
三个月的努力没有用,三年往往是一个门槛。
我们能为自己,能为别人,守住多少本分?这其中的内在激励又要如何构建,敬请期待【《金刚经》课堂笔记】第二品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