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挑战
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电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且对人才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电商专业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实践平台有限等问题,难以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海门中专电商专业急需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培养适应 “互联网 +” 时代的电商人才。
创新举措
搭建 “互联网 +” 实践教学平台:学校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搭建校内电商实践教学平台。学生通过该平台可以参与真实的电商运营项目,如开设网店、商品推广、客户服务等。平台模拟真实电商交易环境,对接市场需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商运营的核心技能。例如,学生在平台上开设自己的网店,从店铺定位、商品选品、页面设计到营销推广,全程自主操作,积累实战经验。
开展项目式教学,融入真实电商项目:以项目为驱动,将电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教学。教师根据项目需求,组织学生分组完成各项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电商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如在 “某品牌农产品电商推广项目” 中,学生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制定推广方案、选择合适的电商平台进行推广,并对推广效果进行数据分析和优化。通过这样的项目式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利用在线教学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如优质慕课、教学视频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渠道。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线课程,拓展知识面。同时,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开展教学互动,如在线答疑、作业提交与批改、小组讨论等,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教学效率。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电商线上培训和认证考试,提升学生的行业认可度。
成效与影响
学生实践能力大幅提高:通过参与真实电商项目和实践教学平台的操作,学生的电商运营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电商工具和平台,独立完成网店运营、营销推广等工作任务。在各类电商技能竞赛中,海门中专学生屡获佳绩,展现出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毕业生在电商行业就业竞争力强,就业对口率高。许多学生在毕业后迅速进入电商企业工作,并在短时间内成为业务骨干。同时,部分学生凭借在学校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创业能力,成功开展自主创业,运营自己的电商项目,实现了创业梦想。
促进电商专业建设与发展:创新教学模式推动了电商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使专业教学更贴合行业实际需求,课程内容不断更新优化。教师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也得到提升,形成了良好的专业发展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