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必须培养孩子在做事方面的一些习惯。父母要引导孩子们,教会孩子做事的方法。而做事有计划性应该是父母给孩子上的第一堂课。
制定计划,让孩子做事更有条理
做事没有计划性是儿童时期的一种自然反应。如果父母不对孩子的做事行为进行引导,孩子会养成不良个性,这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麻烦。孩子做事盲目、没有条理是对所进行的事情或活动缺乏必要的思考和计划的表现。
如果孩子从小做事没有计划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做事杂乱无章,那么长大后也会做事鲁莽,难以有什么作为。做事有条理,有计划性,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在执行过程中也不会轻易放弃,让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
当孩子准备做一件事情时,父母要问一问孩子做这件事情的计划。当孩子逐渐习惯在做一件事情时先考虑一下自己应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时,孩子的条理性也就形成了。
抵抗干扰,提高孩子注意力
要想提高孩子做事情的效率及其成功的概率,父母需要在活动前让孩子明白自己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要怎样做才能达到他所要的目的。制作计划表不是最终的目的,父母还要密切关注孩子是怎么实行计划的。当然,条理性和计划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我们也不是要求孩子将每件事情都做得完美无缺,这也不符合小孩子的天性和自然规律,我们也不期望如此。注意在细节中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性的习惯,让孩子无论现在还是以后做事都不至于那么糟糕,就是父母最大的心愿。下面几条方法可以帮助你们:
1.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首先让孩子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脑子里没有计划性,做事情也会毫无计划性,拖拖拉拉。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是孩子按计划做事的前提。
2.时常提醒孩子做一个计划表
可以督促孩子按计划做事,同时也避免其他遗漏。
3.监督孩子严格按计划办事
计划表做好了,剩下的就是执行的部分了,这是做事情的重要部分。父母在这时候的引导是及其重要的。不管是学习计划还是花零钱计划,孩子都会很快失去新鲜感,千方百计逃脱计划,这时候,父母要与他们斗智斗勇,软硬,让孩子回归到计划中来。
4.让孩子学会每日小结
睡前10分钟或是书面总结都是不错的办法,妈妈们不妨试试。从小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以及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是十分有益的。作为父母,与孩子认真讨论他的计划,并使之趋向于可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做一切事情都要有计划性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