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司徒林夏
我平时喜欢做饭,说的文雅点叫研究厨艺,不过我最痴迷于此行的时期还是在上学的时候,有时深夜睡不着便跑下楼到厨房里一顿鼓捣,做一盘菜,然后再上去睡觉便能一觉到天亮,然后第二天吃掉。
每次吃这些饱腹情况下做的东西,我总能觉得比平时很饿的时候做出的饭更具有‘美食’的含义,尤其是食物本身,更加赏心悦目,不论从刀工,摆盘,又或从佐料酱料的使用上,都更加优雅。
那之后我便开始向我的朋友传播我发现的这一规律,即精美的食物一定要吃饱饭了的人去制作,这样的状态下,人才能有闲情雅致去琢磨如何让食物变得更“美”,做出来的东西才能在各个角度上称得上是美食。
因为饥饿的人做饭时会融入人性的贪婪和饥饿本身,做出来的食物很大一部分只能符合做饭者本人当下的欲求,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不能善用食材,不能发现每样食材的精髓。
人若不能尽其能,自然不能让物尽其用。
食物和美食是两个概念,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一层和最高层的区别,我认为从“食物”到“美食”,也必须一级级地走完整个需求金字塔,才能扎扎实实心安理得的称自己为美食。
从生理的需求 - 有食物吃就好。
到安全的需求 - 食品要卫生达标。
再到社交的需求 - 讲究餐桌文化。
再到尊重的需求 - 品牌和配套服务。
自我实现的需求 - 赏心悦目的美食。
你看,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日常三餐仅停留在第一二层。
食物成为美食是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滤和积累的过程。但是,越来越多的食物被刚刚吃饱肚子但不懂美食的人用资本,广告,添加剂和媒体,包装成美食,连锁分店,大张旗鼓,大行其道,所以我们会发现突然满大街都是很好吃又很好看的食物。
有天我吃了一个蛋挞,特别酥,蛋挞心软得更像是豆腐脑或者炖鸡蛋,皮也是咬一口就会彻底酥地掉一地渣,完全没有嚼头,也没法下第二嘴。
我曾经去澳门和葡萄牙时慕名去吃过当地的蛋挞,印象中并不像这般酥软甜腻,不知道商家放了多少添加剂和膨松剂才能让面粉奶油鸡蛋变得如此不像面粉奶油鸡蛋。
有些人拼命追求一些看似很美的东西时,一心要远离“不美”的极端,却向一个“丑”的极端奔去。
爱研究吃的人,自然也爱研究厨房工具,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想要做出货真价实的美食,自然就需要货真价实的厨具。
恐怕没人能理解一个痴迷于厨房艺术的人对拥有一个完美厨房的奢望有多么强烈。
我有段时间经常去宜家看各种厨房的设计,从灶台的高度到烤箱的安装位置,从地板的材质到滑轮的阻尼。总觉得砧板不是实木的切菜没感觉;总觉得炉灶不是明火炒菜不香;总觉得洗碗池必须要陶瓷的才容易保持厨房的干净;总觉得煮锅得是铸铁的才有做饭的动力。
而我最想得到的是一把好锅,但深刻体会到好锅的可遇不可求,不是重量不合适就是手感不好,又或者太花哨不实用。
有次下定决心多花点钱去买口好锅,挑了半天都没合适的,便站在一排货架前开始沉思这个问题,怎样才能得到一把好锅?我觉得一口锅的设计者必须是一个精通厨艺的人,就是说,他首先必须自己热爱做饭这件事,他需要知道做一道菜或者一类菜的正常程序,以及不同食材受热时长与烹饪程度的关系,又或在怎样的材料中加热到什么程度最好吃。
所以我想要的锅,最起码得是一个好厨子设计的,同时,这个好厨子还需精通材料,设计,美学,冶金,木器,人体工学,化学,细胞,植物,解剖,然后将这些知识组合在一起,做一口趁手的好锅卖给我,价格还不能太贵。借用拿破仑的原话,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
玩笑归玩笑,任何职业,任何产品,任何普通人,想要制霸一方或受人尊敬也很简单,只需要持之以恒地做好一件事,达到一种高度 - 即工匠精神。
有天大清早我在街上闲转,路遇长长的排队人群,我上前问了才知道这里是卖葱油饼的,很破的一块木板上写着“阿大葱油饼,5块一个”。我走到队伍前头探头往里看,一间昏暗的小屋子里,一个驼背的老师傅正专注于他手上的面团,不急不躁地一锅20个面团,揉捏,按压,拍油,摆序,一步步做好每一个葱油饼。无论身后多长的队伍,这些工序都会依次应用在每一个饼上,阵脚丝毫不乱,然后一经出锅,立即售罄。
我看到老师傅这样的态度,脑海里便立刻浮出“工匠精神”这个词。
其实无论是烹饪美食,烤蛋挞,装修房子还是做口好锅,又或是你正在专注的事,你赖以生存的技能,你的生活,需要的都是用最朴素最基本的铁杵磨成针的工匠精神去好好经营。
金融业给世界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加快了美食的传播,但也使匠心逐渐被利益蚕食。先忘掉营销手段,连锁模式,A轮B轮,IPO这些金融词汇吧。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地做好一口锅,烙好一张饼,做好每一件事,这才是一个匠人给自己的尊严,给工匠精神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