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拜读了杜拉斯的作品《情人》。承认这是一部巨作,但是真的不适合作为休闲读物(原因后面会讲)。看这本书让我想起了高一被《百年孤独》支配的恐惧()´д`()。先来一句本书最有名的话,也是本书的开头,带着这句话看完书,会有更深的体会。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玛格丽特·杜拉斯 《情人》
本以为会是一部文艺叙事读物,开头的倒叙给我狠狠一击。简单的以为它是倒叙也是大错特错。感觉这个小说的叙述完全是微经老师的讲课方式——随心随性,想到哪讲到哪,空间的排列和时间的排列根本无规律可循。比如说书中的“我”,这一行还是15岁,下一行就可能是17岁,再下一行回归童年,再往下讲述老年。而且人称的变化极为频繁,以第一人称“我”叙述一段以后突然就会将“我”变成“她”,转为路人视角或者旁观者视角。这也是我为啥不把它推荐成休闲读物的原因——一个恍惚就会感觉自己是不是看错了,或者这一段看过了。跳跃性极大,大家需要有极好的环境和心境来欣赏这件艺术品。虽说跳跃极大,叙事极为散乱,但是细心品读以后,就能从散乱的时间空间里面,像拼图一般拉扯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叙事线与世界观,甚至这种手法会让不同阶段、不同处境的同一个人拉出来对比,让一个人更加丰满,更加具有存在性。其实这种手法就是电影中的蒙太奇(镜头切换),这个运用也让我想起了前几天看的《未麻的部屋》可怕的镜头四连跳。和《部屋》不同的是,这本书的叙事虽说全是现实,但是镜头和场景的变幻会给人极大的虚幻感,仿佛穿梭时空,仿佛附身人物,体验悲欢离别。
再来说一下人物。书名虽然是《情人》,但是书中对“母亲”这个形象的描写却是最多的也是最详细的。这个母亲善变,偏袒,却又开朗。她会把房子卖掉供大儿子赌博还债、会在大儿子打弟弟妹妹时帮大儿子,却也能在外人不认同女儿的孽缘的时候理解她,开导她。不得不说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我”虽然一直在说对这个家庭毫无感觉,但又不自主地回忆起母亲,把她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这个母亲有一个行为令我想起了另一部作品。她有一个执念,就是在河滩修一座房子。那段时间家庭拮据困难,丈夫离开人世,但是她没有放弃,硬是通过自己完成了夙愿,养活三个孩子的同时通过开办女校赚取修房子的钱财(但是很遗憾最后为了大儿子把房子卖了)。这让我想到了和这本书同批次入我书库的蔡崇达的《皮囊》。他的母亲也有个修房子的执念,也是家庭拮据,同样憋着一股劲修完了自己的房子,筑成了自己的心愿。但是我感觉蔡刻画的人物形象怎么也不如杜拉斯的丰满,也许这就是“大师”与“作家”的区别吧。
然后来简单说一下主线人物:“我”和“中国富二代”。“我”是生活在印度的白人少女,“他”是要继承万贯家财的少爷,一次偶然的相遇使两个不同阶层、不同世界的人发生了关系。“我”为了钱而靠近他,他对“我”却是真爱。让我感叹的是,作者把两个人的孽缘、虐恋写得极富有艺术感,无论是亲吻、约会还是xing爱。他对她的占有欲,她对他的向往以及对失去他的害怕,被作者描绘地淋漓尽致,和某些玛丽苏言情妖艳贱货完全不一样。直到最后,两个人经历了必定会经历的分离:女主和别人结婚再离婚,心里的漏洞告诉她,她其实根本不是为了钱,虽说只是他的情人,可是除了瘦弱的他,她再也不会对其他男人动情。他最后迎合家族安排迎娶另一位中国女子,能拥有他身体和心灵的,却只能是那个柔弱的白人少女……
亲爱的读者们,今天的观后感就到这里,有缘再见(不喜请右上取关(ˊ˘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