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作者难,知者尤难,
三十五.回忆沈方舟
【原话】沈归愚言沈方舟诗藏少弋家。少弋已亡,求之不得。杭堇浦言方舟诗在福建布政使张廷枚家。或少弋即方伯之宗人,未可知也。沈诗音节沉雄,得明七子梗概,而新颖过之。足迹所到,足以助其豪宕之气。如《下潮阳》云:“似闻风雨作,前有大滩来。一气双江合,孤城百粤开。鳌身移岛屿,蜃口出楼台。倚棹怀湘子,桥成力大哉。”余每过滩,先闻声响,读此,方知其妙。他如《小泊》云:“竹喧归鸟后,村静饲蚕时。”《天启德陵》云:“内竖一朝祠宇遍,爱书三案士林空。”《怀宗思陵》云:“一剑割将公主爱,九门报道寺人开。”《泰山》云:“四岳共推青帝长,一峰还古丈人尊。”皆脍炙人口。有长安陶友兰者,爱其诗,临卒,命以《方舟诗集》置棺中为殓。亦异人哉!
[译文] 沈归愚说沈方舟的诗收藏于少弋的家中。少弋已经亡故。因此诗无法找到。杭堇浦说沈方舟的诗收藏在福建布政使张廷枚的家中。或者少弋就是张廷枚方伯同族的亲戚,这尚未确定。沈方舟的诗音节沉雄,深得明朝七子的梗概要旨,但却在新颖上超过了他们。他所游历的地方,也足以助长他豪迈开阔的诗风。例如:他在《下朝阳》诗中说:“似乎听到了风雨大作的声音,原来是前面有一个大的急浪就要到来。两条江注合为一体,百粤中这座孤城城门大开。状如龟身的岛屿从身边不断向后移动,像蛤口一样的楼台挺立着。手持船棹怀念湘子,建成那座横跨河床的大桥要多费多大的气力啊。”
我每次乘舟经过滩流,都会先听到轰鸣的水流声,读了此诗,方领略到其中的奇妙之处。其他的诗,如《小泊》中说:“晚归的鸟儿回巢后竹林便喧闹起来,在饲养蚕的时候全村中一片寂静。”在《天启德陵》诗中说:“内竖宦官在一朝内祠宇遍布全国,三番冤案几乎牵涉到的所有士人。”在《怀宗思陵》诗中写道:“挥起剑将公主的情丝斩断,九门外传唤看守宫门的人打开了大门。”他在《泰山》诗中说:“四岳中人推东岳青帝为首领,这座山峰自远古以来就像老人一样受人尊敬。”
这些诗都非常脍炙人口。长安有一个叫陶友兰的人,因喜爱他的诗,临死前,让家人把《方舟诗集》放在自己的棺材中作为陪葬物。也是一位奇人啊!
[笔记] 袁枚老先生在这里,记录了沈方舟的故事和诗。
沈归愚言沈方舟诗藏少弋家。
少弋已亡,求之不得。
杭堇浦言方舟诗在福建布政使张廷枚家。
或少弋即方伯之宗人,未可知也。
沈诗音节沉雄,得明七子梗概,而新颖过之。
足迹所到,足以助其豪宕之气。
如《下潮阳》云:“似闻风雨作,前有大滩来。一气双江合,孤城百粤开。鳌身移岛屿,蜃口出楼台。倚棹怀湘子,桥成力大哉。”
余每过滩,先闻声响,读此,方知其妙。
他如《小泊》云:“竹喧归鸟后,村静饲蚕时。”
《天启德陵》云:“内竖一朝祠宇遍,爱书三案士林空。”
《怀宗思陵》云:“一剑割将公主爱,九门报道寺人开。”
《泰山》云:“四岳共推青帝长,一峰还古丈人尊。”
皆脍炙人口。有长安陶友兰者,爱其诗,临卒,命以《方舟诗集》置棺中为殓。
亦异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