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本世纪初,就有一大批80后宣扬“中国式父母”习惯于以爱之名绑架孩子,批判父母“把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云云。
沐浴着新世纪春风的80后身上的确承载了太多父母的理想和抱负,也实实在在背负着父母“沉重的爱”。在我看来,这只是不合格父母的第一垒。大家都在呼吁自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却不知真正不合格的父母有多可怕。
其实到了90后甚至00后这一代,物质条件的不断提升,孩子的内心不断细腻和敏感,说白了就是骄傲和羞耻心更加凸显,语言的伤害力更是成倍的增加。
父母和孩子之间由于时代的不同产生的是质的跨越,父母还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而孩子各方面的自我意识随着教育程度的不断加深逐渐增强和扩大,他们很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是非观也算很清晰了。或许某种意义上很自私,但独立这个概念应该被普及。
我听过一个故事,小学升初中的时候,一位朋友长这么大从来不作弊,但是升学考老师说:大家考试的时候相互帮助帮助,一起上好学校!
朋友认为作弊是错的,本来一直年纪前三的他,因为遵守原则,虽然成绩很高,但是却有很多人作弊满分。他爸知道后,当着所有人的面打他:“你是不是傻?所有人都作弊,你凭什么不作弊?是不是傻?我怎么会有你这种蠢儿子?”
什么是不合格?难道不是那些口口声声说爱你,却用爱的名义伤害你一辈子的人?
柴静的杨永信专访,问一位母亲,为何要将孩子送到杨永信那里去做治疗,哪怕知道是电击。母亲说:“我实在没有办法了,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想起大学课堂上老师的一段话,“为何我们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因为无知。
一切傲慢与偏见,战争与罪恶,都源于无知,对世界的无知,对生命的无知,对爱的无知。
还有更甚的,网上看到一段视频,在地铁上的一对父女,女孩大概四五岁的样子,父亲在位置上坐着,女儿面对着父亲并靠在父亲腿上。父亲的手不停揉着穿着裙子的女儿的屁股。整个画面不堪入目,周围人却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这就是“中国式父亲”的常态吗?
孩子的性格、隐私及性别意识是从小培养起来的。不夸张的讲,现在给父母搞一套测试题,八层的父母都不及格。
看着地铁上的这对父女的时候,我已经不想找任何教育背景、时代背景的原因为“中国式父亲”开脱了。
这跟教育、时代或许根本没有关系。我的父亲并没有接受很高等的教育,但是从我有女性性征和意识之后,他就很尊重我的女性隐私了。我有关于性别隐私的任何举动,他都会主动回避。即便特殊情况睡沙发,也不会在我不在家的时候睡我的床。进我房间会提前敲门,经允许后才进。
或许我的父母做上面提到的那套测试题也不及格,但是我很感激他们虽然没有给了我很多的财富,很优越的出身,在性别隐私这一垒上,他们做的很好了。
看到过一个关于平权的视频,采访了一个小女孩,小女孩在节目最后说了一句话:就算平权这件事不关我的事,但我还是依旧会为此奋斗。
总有人会为了正义而发声,哪怕冒全天下之大不韪,哪怕明明知道这样做会死。
或许吧,中国式父母经历的年代,物质基础和人文教育少之又少。我们不能指责任何人,但是我们一定一定要做好自己,正确的爱下一代,做合格的父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