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沟通谈话中,人们会回避真相不愿面对的几个原因:
1、无知自信:无意识且自信,完全没感觉。一是知识少从而不知道什么是最佳的,二是缺少信息的反馈,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好还是坏,三是达克效应,俗称认知偏见,越是无知的人越不知道自己无知。
2、感知差异:来源于选择性感知,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导致不同的观点,只是个人喜好;
3、心理抵触:产生心理抵触明显的信号,一是责备他人或是错误推卸给他人,二是找借口,把错误归因于情有可原的因素;生活中90%的烦恼都是你对10%烦恼的反应所带来的,真正的烦恼不会超过10%,所以对一件事的反应,才是决定你生活质量的一个大部大问题。
4、利益抵触:屁股决定脑袋,受职位、分配机制等因素影响产生抵触,明显或隐晦,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影响对真相的反应。
#聚焦事实
1、事实,看到的和听到的,
2、解读,如何解读这些事实
3、反应,你有什么情绪,你有什么感受
4、结果,你需要什么,希望得到什么
#换位思考,不是情绪上的,而是一种情感共鸣的认知活动和理解他人感受的心理活动。
#设定有效目标,目的是不致于偏离谈话的目的。
设定目标的条件,一是理性,二是战略性;评估对方的抵触程度,可以分析原因后获得启示。
#对话而非对抗 ,在谈话中,对抗解决不了问题,真正有效的是对话。
1、邀请对方成为伙伴;
2、解除对方的戒备心
3、消除责备
4、承认对方有控制权
5、设定一个时间限度
#创造文字画面,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事例,便于大家达成共识。
#结构化倾听,学会倾听才是谈话的要旨,包括三个方面:引出谈话,倾听,确认。
完成以上步骤,他们要做的就是分享事实。
20220926